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2022年行政長官選舉即將舉行,作為《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的首次特首選舉,備受矚目。經過去年的選委會及立法會選舉,筆者認為,本次特首選舉之後,香港將形成在良好選舉文化之下誕生的政府團隊,引領香港駛向更光明的未來。
減少爭拗 提升效率
在「一國兩制」政策之下,「雙負責制」要求行政長官必須同時向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負責。目前的行政長官參選人李家超,出身紀律部隊,無論是在社會動亂中的立場,抑或是推行《香港國安法》實施時的堅定,都體現他對國家主權的維護以及雷厲風行的治理手段,相信能為香港減少一切不必要的爭拗,堅定發展的方向。
作為商界的一員,筆者曾多次發聲,希望香港可以擺脫政治化漩渦,返回經濟發展的正軌。如今在政治上能夠減少雜音,才可讓本港心無旁騖地重新以經濟發展為主軸,從而進一步改善基礎民生條件,不至落於人後。
在行政方面,目前香港的公務員體系雖然已經十分成熟,但卻屢被批評有官僚作風、行事僵化。行政人員嚴格依循相關指引按章辦事,但卻忽視了並非所有法規條例都能夠與時俱進,符合社會發展潮流,加之不同部門之間缺少協調溝通的有效機制,所制定的政策難以及時、有效得到落實。
公務員團隊所制定的政策,關乎民生經濟各個領域,若上升通道缺少競爭,沒有明確的績效考核制度,卻動輒得咎,則難以避免「不做不錯」的低效行政。
而今若能有一位非政務官出身的特首,則有望通過重組政府架構、強化管治團隊,打破這一僵局。若能將紀律部隊的高執行力注入公務員團隊,政府班子才能真正扮演「倡導者」的角色,更好地協調政府官員與公務員之間的配合工作,改變政府整體的行政作風。
加強聯繫 融合發展
此外,李家超銳意加強與內地對接聯繫,對香港來講亦是十分重要的「利好」藝術。必須要認識到的,是在中美博弈升溫的大環境下,香港已不能像過去般只依靠傳統金融優勢而得益,反而還可能會成為美國「亂港遏華」政策下的受害者。因此,現時香港應該積極主動參與內地發展規劃,依靠內地強大且具韌性的經濟和產業鏈,推動本地社會和經濟轉型升級。
香港作為內地唯一境外國際金融中心,通過深化與深圳和大灣區城市的融合,能進一步增強自身「超級聯繫人」的作用,不但可在金融方面通過服務大灣區內的民眾,創造更多收益,還能藉着支援「外循環」和「一帶一路」的機會,將國際市場資金引入內地市場,並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令內部與外部經濟往復循環,生生不息。
尤其需要加強與香港接壤的深圳之間的聯繫。去年,香港和深圳兩個城市經濟總量合計逾8000億美元(2021年香港GDP約3669億美元,深圳GDP約4614億美元),超過了許多西方國家全年的生產總值,若能更好地發揮融合發展的優勢,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定能為深港兩地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近年來的香港,先後經歷了修例風波及疫情反覆的衝擊,對政治、經濟、社會秩序都造成了負面影響,亟待撥亂反正。作為熱切關注香港未來的一分子,相信本次選舉及新一屆政府將會為香港帶來全新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