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能源、材料、工聯網:泰安肥城轉型記

能源、材料、工聯網:泰安肥城轉型記

責任編輯:萬思琪 2022-05-02 14:31:5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4月25日,「泰安市重點產業鏈項目暨寧夏漢堯鋰電正極材料修復項目簽約儀式」舉行。簽約儀式上,肥城市除簽約寧夏漢堯計劃總投資14.8億元的年產10萬噸鋰電材料回收修復項目,亦收穫涉及新能源、高端化工、汽車及零部件、特色金屬材料、新型建築材料、出版印刷等多個產業鏈的8個項目,以上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達57.49億元。
 
    在2021年居泰安市9區縣GDP榜首、上榜「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的肥城市,將如何轉型?
 
    能源:鋰電產業如何集聚肥城?
 
    「在3到5年內將泰安打造成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鋰電產業集群。」22日下午,新能源產業鏈鋰電新材料項目客商在與泰安市委書記楊洪濤交談時提出了以上目標,而客商中便有寧夏漢堯石墨烯儲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凱。
 
    要討論泰安鋰電產業的發展,近年來致力於打造鋰電池全生命周期的肥城市,便是一個典型樣板。
 
    2022年肥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肥城市的鋰電新材料,將瞄準鋰電池整裝、鋰電池配件領域,構建從材料端到電池端再到產品端的全產業鏈垂直布局,力爭年內產值突破50億元。
 
    1.5萬噸/年鋰電池用富鋰材料項目簽約,老城鋰電新材料綠色循環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鋰電新材料動力源項目、10萬噸鋰電材料回收修復項目:在宏觀目標的推進下,越來越多的鋰電上下游產業正在向肥城集聚。
 
    在新能源方興未艾的大背景下,鋰電產業所處風口的「風力」前所未有。而肥城的集聚效應,則得益於一家處於產業鏈絕對上游的「鏈主」——山東瑞福鋰電有限公司。
 
    據悉,瑞福鋰電是肥城當地一家同時具備鋰輝石與鋰雲母提取製備鋰電池正極原材料的新能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年產2.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和年產1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同時,據當地媒體報道:瑞福鋰電在今年又新上了碳酸鋰擴產項目,投產後,將新增3萬噸鋰鹽產能,新增70億元銷售收入。
 
    在鋰礦資源日漸緊俏的當下,瑞福鋰電身為「鏈主」的底氣,則源自其手中豐富的鋰礦資源。本報記者注意到,僅在澳大利亞,瑞福鋰電至2024年6月間便有每年3.5萬噸鋰精礦包銷協單。
 
    材料:多點開花的高質「鏈主」
 
    新能源產業加速起壘的過程中,肥城市內支柱產業之一的新材料產業,也在大規模招商引資及科研投入加持下歷經一次「淬火」。
 
    作為當地特種鋼材行業龍頭,去年12月下旬,石橫特鋼便有14項成果一次性通過驗收評價。其中,「特高壓輸電鐵塔用高強高韌Q420(C、D、E級)系列角鋼的開發和工業化實施」項目評價為國際領先水平;「HRB400E痕量鈦微合金化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等3個項目評價為國際先進水平;「1080MPa級超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螺紋鋼筋用連鑄坯的開發與實踐」等10個項目評價為國內領先水平。
 
 
    除了原有龍頭產品不斷進階,一些「領先」「填補空白」的新材料項目也陸續在肥城落地。
 
    總投資6.5億元,擁有國內首條矽墨烯不燃保溫板生產線的聖奎新材料項目;總投資5億元,全部達產後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將達到50%以上、世界市場佔有率達到20%以上的山東泰鵬集團高溫環保濾材擴規及智能化生產改造項目;總投資10億元,解決國內高端電子新材料「卡脖子」問題的年產18萬噸電子級環氧樹脂項目:高質量「鏈主」紮根肥城,正在以多點開花的態勢,為其新材料產業奠定了更為寬廣的增量空間。
 
 
    工聯網:數字「最強大腦」
 
    對於一個轉型中的工業城市,其自身原有的傳統工業面臨的技改,以及新進企業的高標準起步,可靠、高效的數碼化載體至關重要。本報記者注意到,「成建制」的數碼化轉型,已經在肥城開展了數年。
 
    2019年12月,全國首個縣域級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華為(肥城)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成立。華為雲對該項目的介紹為:創新中心以肥城市數字底座為依託,持續為肥城市提供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等服務,持續推進肥城市企業數碼化轉型與兩化融合,打造工業互聯網全國縣域級標桿城市和「工業經濟新高地」。
 
 
    數碼化如何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2020年初,石橫特鋼與華為雲合作,以「配煤優化」為核心場景,切入數碼化建設。據悉,華為雲配煤優化模型幫助石橫特鋼生產每噸焦炭的用煤成本平均降低15元左右,按75萬噸焦炭產能計算,僅「配煤優化」這一應用場景,每年為石橫特鋼節省煤炭成本接近1500萬元。
 
    除幫助企業數碼化轉型,華為(肥城)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自成立後,已經通過舉辦的兩屆工業互聯網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為肥城各產業培訓了近百名新型信息化人才。
 

    對於深耕存量、拓展增量的肥城,華為雲這個「最強大腦」的入駐恰逢其時。與華為的合作,也被寫進了2022年肥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入推進數字賦能,深化與華為公司合作,用好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支持企業「智改數轉」, 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應改盡改,建設2家數碼化轉型標桿企業。(記者 侯寶之) 

 

責任編輯:萬思琪 能源、材料、工聯網:泰安肥城轉型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