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天問落「火」一周年 深空探測步履不停

天問落「火」一周年 深空探測步履不停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2-05-15 16:54:12 來源:新华网

 5月15日是天問一號成功着陸火星一周年。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着陸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着陸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着陸火星成功,標誌着我國邁出了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實現了從地月系到行星際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

QQ截圖20220515165616.jpg

 2021年3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天問一號創造歷史

 落「火」一周后,2021年5月22日,在地面人員的精心操作下,祝融號火星車駛下着陸平台;6月11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着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公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中國航天發展史上,天問一號任務實現了6個「首次」:首次實現地火轉移軌道探測器發射,首次實現行星際飛行,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軟着陸,首次實現地外行星表面巡視探測,首次實現4億公里距離的測控通信,首次獲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學數據。

 在世界航天史上,天問一號不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而且首次實現通過一次任務完成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三大目標,充分展現了中國航天人的智慧,標誌着我國在行星探測領域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作為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隊伍付出了艱苦努力。以祝融號火星車為例,它採用仿生「蝴蝶」式獨特外觀設計;外觀顯著位置安裝國旗,讓五星紅旗閃耀火星;踏足火星后,在車轍中留下的「中」字印跡,充分體現了中國智慧。

 天問一號成果豐碩

 駛上火星表面后,祝融號火星車向着陸點南側不斷前進,並不斷回傳探測數據。在前進過程中,祝融號完成了火星表面地貌科學探測,順利穿越多個地形複雜地带,並對石塊、沙丘、撞擊坑等進行了詳細探測,利用表面磁場探測儀、火星氣象測量儀、次表層探測雷達等載荷獲得大量科學數據。

 截至2021年8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運行90個火星日,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各項狀態良好,開始超期服役。

 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天問一號探測器環繞器和祝融號火星車進入自主運行模式,暫停科學探測工作,安全度過了首次日凌。

 2021年11月,祝融號火星車與歐空局「火星快車」開展在軌中繼通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2年5月,我國科研團隊利用祝融號火星車獲取的數據,在地質年代較年輕的祝融號着陸區發現了水活動跡象,表明火星該區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礦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截至2022年5月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環繞器在軌運行651天,距離地球2.4億千米,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347個火星日,累計行駛1921米,兩器累計獲取約940GB原始科學數據,運行正常。

 QQ截圖20220515165605.jpg

 2022年元旦,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從遙遠火星傳回的一組精美圖像,向全國人民報告平安。這是環繞器與火星合影。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深空探測步履不停

 根據《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未來五年,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等探測器,完成嫦娥八號關鍵技術攻關,與相關國家、國際組織和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展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繼續實施行星探測工程,發射小行星探測器、完成近地小行星採樣,完成火星採樣返回等關鍵技術攻關。

 記者了解到,目前,嫦娥系列探測器正按計劃開展各項工作。天問二號探測器也已轉入初樣研製階段,任務正在加快推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师吳偉仁表示,中國的深空探測會長期持續,「能走多快走多快,能走多遠走多遠」。

 巡天探宇,我國深空探測一直步履不停。

責任編輯:程向明 天問落「火」一周年 深空探測步履不停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