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2日 星期三 -- 天氣
香港機場有乘客登機橋倒塌 無人受傷 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23:53歐舒丹終止私有化要約 股份5日恢復買賣23:52一款英國進口嬰兒零食或受黃曲霉毒素污染 當局籲停止食用23:25理大夥航天科技 利用衛星助力智慧城市建設23:22九巴本年度加薪4.2%追溯至6月1日生效 城巴明年加薪4.3%23:12【經濟瞭望】美元歐元人民幣己成三足鼎立之勢23:08開學季來臨 深圳口岸迎深港跨境學童返學潮23:07杭州亞運會火炬交付儀式舉行23:06 香港機場有乘客登機橋倒塌 無人受傷 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23:53 歐舒丹終止私有化要約 股份5日恢復買賣23:52 一款英國進口嬰兒零食或受黃曲霉毒素污染 當局籲停止食用23:25 理大夥航天科技 利用衛星助力智慧城市建設23:22 九巴本年度加薪4.2%追溯至6月1日生效 城巴明年加薪4.3%23:12 【經濟瞭望】美元歐元人民幣己成三足鼎立之勢23:08 開學季來臨 深圳口岸迎深港跨境學童返學潮23:07 杭州亞運會火炬交付儀式舉行23:06 香港機場有乘客登機橋倒塌 無人受傷 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23:53歐舒丹終止私有化要約 股份5日恢復買賣23:52一款英國進口嬰兒零食或受黃曲霉毒素污染 當局籲停止食用23:25理大夥航天科技 利用衛星助力智慧城市建設23:22九巴本年度加薪4.2%追溯至6月1日生效 城巴明年加薪4.3%23:12【經濟瞭望】美元歐元人民幣己成三足鼎立之勢23:08開學季來臨 深圳口岸迎深港跨境學童返學潮23:07杭州亞運會火炬交付儀式舉行23:06
【經濟點評】滙豐高層應有遠慮不應固步自封

【經濟點評】滙豐高層應有遠慮不應固步自封

責任編輯:黃鶯 2022-05-17 08:01:2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時事評論員 文瑜

 過去多年以來,關於滙豐分拆上市的呼聲就未曾中斷,沒幾年就會傳一次。4月份,時隔7年之後,再有股東提議滙豐控股分拆亞洲業務上市,因為滙豐在亞洲業務權重大,但東西方區域利益平衡兩難等背景下,股東會有分拆亞洲業務的想法也就不足為奇。

 滙豐在1991年成立控股公司,於1992年收購米特蘭銀行後,將總部設在倫敦,是全球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服務機構之一,橫跨東西方金融市場,在歐洲、亞太、美洲、中東及非洲等8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約8000個辦事處。

 這些年大家都習慣滙豐銀行的簡稱中文名,實際它的英文全稱叫「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直譯過來就是「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單這一點就能看出中國市場對其的重要程度。在香港金管局成立之前,滙豐甚至在香港扮演著「半個央行」的角色,即使在今天滙豐仍舊是除渣打、中銀外,香港三大發鈔行之一。

 也正因為如此,亞洲市場對滙豐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根據滙豐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年滙豐除稅前利潤達到189億美元,其中亞洲業務的貢獻佔比接近65%,達到122億美元。2022Q1,亞洲業務繼續貢獻了約61%的經調整除稅前利潤,而歐美版塊則處在虧損狀態。

 滙豐雖然總部設在倫敦,亞洲長期以來也是滙豐收入及利潤最大的來源地。不過滙豐現有業務和地理分布仍舊相對分散,帶來了效率低下和複雜性,多元化集團為股東創造更高價值的能力正面臨市場懷疑。從公司具體經營情況來看,拖累滙豐經營的實際在於歐美業務板塊,需要亞洲業務帶來的盈利持續給歐美虧損業務進行「輸血」。滙豐即便整體經營情況仍然可圈可點,但相比同在港股上市的子公司恒生銀行而言,其估值顯然遜色很多。

 一分為二符合投資者利益

 所以結合當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將滙豐一分為二,一是成立一家專注亞洲業務的上市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香港,在香港上市的獨立亞洲業務將具有更高的盈利能力、更低的資本要求和更大的本地管理控制權和決策自主權。因為世界經濟和金融地理學的演變,滙豐面臨的地緣衝突壓力也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勢,比如俄烏衝突滙豐被要求就「要不要關停在俄羅斯的業務」站隊,並因此受到英國議員的抵制。二是滙豐全球其他地區業務則歸滙豐設在英國的公司持有。這樣既聚焦和放大亞洲業務優勢,又保持全球化視野和資源,會更具價值提升動力,也更符合大多數投資者的利益需求。

 但據《金融時報》報道,滙豐計劃聘請投行和顧問公司,反駁要求分拆的要求。主要理由是分拆要重新發行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債券,又要得到英國、美國、香港、新加坡及內地監管部門批准,耗時長成本高。短期而言,這些說法不無道理。對於滙豐這樣的「大笨象」,分拆肯定所耗不菲。但長遠而言,如果滙豐拒絕分拆,那就無法在業務結構、財務績效改善與提高股東回報、地理布局,及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等問題上,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未來將面臨嚴重的發展問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滙豐不應再固步自封。滙豐高層需未雨綢繆從各個維度考慮未來。

責任編輯:黃鶯 【經濟點評】滙豐高層應有遠慮不應固步自封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