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港雙城記】雙城文化旅者:香港設計师高少康的深圳生活啟示錄

【深港雙城記】雙城文化旅者:香港設計师高少康的深圳生活啟示錄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2-06-14 08:21:04 來源:晶报APP

 在深圳工作了14年的高少康,已經有2年多沒有回到香港的家了。

 從2008年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深圳后,高少康和很多奔波于深港兩地的人一樣,周內在深圳忙于設計工作,周末匆匆回到香港與家人團聚。

 但新冠疫情的到來,打亂了這如常的節奏。

 上一次在香港與家人相聚,還是2020年春節。那之後,他就沒再回過香港。

 此前在深圳多個設計界活動中,我常見到這位 「大灣區哥哥」少康,著一襲時尚個性又整齊衣裳的他,舉止儒雅得體,在人群中顯得出眾。我們將採訪地點約在八卦岭的一棟辦公樓里,辦公樓3樓正是業內有名的靳劉高設計顧問公司所在的位置。在辦公室里,我看到一群打扮入時的年輕設計师正在工位上忙碌著。身穿白襯衫與藏青色風衣的高少康走到我面前時,我瞬間想到「年感」这個當下熱詞。每一個問題拋給他,他都會認真思考之後再表達自己的想法,言語間你能感受到他的坦誠。

 兩年多沒能回香港,無法與家人相聚,讓高少康非常痛苦,但也是無法回港的這段時間,他才真正融入進深圳的生活氛圍,感受到融合。

 「很奇妙。」他說。

 聯合策展人

 去年聖誕節至今年元旦期間,許多深圳市民在深業上城逛街時發現,平日熟悉的購物中心變成了一個巨大展場,電子產品、建築模型、海報、服裝、互動裝置等各類出自設計师的作品遍布商場各層,這是2021深圳設計周的主展場。在觀展人群中,高少康也是其中一員,但他還有另一重特別身份——2021深圳設計周聯合策展人。這是深圳設計周首次實行聯合策展人制度,高少康與韓家英、劉曉都、張宇星這4位在設計領域早已卓有建樹的設計师,一起擔任聯合策展人。4個人里,高少康是唯一一個有香港成長背景的策展人。

 那次設計周上,有几件設計作品讓市民印象深刻,其中就包括高少康本人带來的一盞故事花燈。這盞花燈是高少康與十多個小孩子一起為西安城牆新春燈會設計的「閃亮吧!穿越古都的孩子」燈群中的核心作品,叫「閃亮的不老之樹」,充滿童趣的花燈成為展場醒目的作品之一。作為靳劉高設計合夥人,除主要負責公司內地業務外,高少康肩上還有香港設計师協會副會長一職,因為有深港工作的經歷,他常作為聯繫紐带,促進深港兩地乃至更多元的設計資源對接。2021深圳設計周上,他邀請了多位香港設計师參與其中。不倒翁裝置《互動深圳》在貼有深圳地鐵運行圖的地面上林立,讓觀展者玩得不亦樂乎;酷似蹦蹦床的《頑皮的仙山》上,大人小孩在燈光、音樂、多媒體動畫等藝術中追逐嬉戲、互動交流,柔軟的空間里,那一刻剩下的都是輕鬆與童真。這兩件作品分別來自香港設計师葉小卡與阮文韜。

 共融共創,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融合,這是高少康作為設計师與聯合策展人所關注的,這從他自身的設計與引進的作品中就能窺見一二。當藝術家袁思亮带來的「一夕餐桌」出現在連接深業上城與筆架山的橋上面時,人的空間感再次被重塑,尤其是疫情當下,人與人的交流,人與空間、與自然的關係再次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可以容納多人的餐桌的兩端,一端是現代工業文明带來的城市密集空間,一端是都市人向往的戶外自然風光,于桌前野餐一頓,與其說是展場內發生的行為藝術,不如說是一場極具儀式感的戶外聚餐。這與當下火爆的戶外露營現象如出一轍,內里都是人們對廣闊天地的渴望,只不過,被設計师先一步敏銳地捕捉到了。

 「總的來說,這些項目的基調都是在探討人與人、人與空間交流的可能性。」高少康並不是第一次做策展人,但擔任設計周的聯合策展人,還是首次。同樣是創意思考工作,設計师做的工作更為具體,但策展人需要從行業全局出發,思考一場展覽的定位以及如何讓它與城市建立良好的關係,並通過它向大眾展示設計的價值。

 高少康會繼續擔任2022深圳設計周的聯合策展人,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留給他和同事們的時間相對充裕。新一屆設計周的籌備已陸續啟動,讓粵港澳大灣區活躍的設計力量有展示機會的同時,聯合策展人們希望通過更充分的準備,使深圳設計周這個平台匯聚設計資源,带來更多交流機會。在高少康眼里,以城市為單位的設計周,更重要的作用在於讓越來越多的創意人才參與進來互動學習,從國際標準而言,這是全世界設計周都應存在的價值意義。

 因為疫情,去年的深圳設計周在國際性的聯動上有所欠缺,這是高少康較為遺憾的一部分,今年,他們希望有所彌補。6月9日,在意大利著名的米蘭藝術與科學博物館,2022深圳設計周暨環球設計大獎舉行了推介會,米蘭、深圳兩地連線交流設計,作為聯合策展人之一,高少康也在其中。

QQ截圖20220614081903.jpg

 ▲高少康在深圳寶安壹方城覔書店。

 文化碰撞

 深圳羅湖東門藏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脈絡,也是很多異鄉人在深圳打拼的起點,包括高少康。

 1978年,一個男孩在廣州出生,6歲時,他跟隨家人到了香港。在香港讀書長大的最初几年,他時常會經由深圳羅湖口岸,回廣州探親。那時他對深圳僅有一些模糊印象,只記得每次經過羅湖口岸時,周圍透著几分荒涼。彼時,他只是這座城市的過客。如今,他已在這座曾途經多次的城市生活了14年。這個男孩兒就是高少康。

 高少康從小就喜歡畫畫,很多畫畫、設計的比賽中常能看到他的名字。17歲時,他在香港一個郵票設計比賽中拿了冠軍。當時為他頒獎的正是國際著名設計师靳埭強,高少康尊稱他為靳叔,這次頒獎以及靳叔稱其「很有潛力」的鼓舞,成為高少康設計生涯的一個關鍵點。從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后,高少康受邀加入靳與劉設計顧問公司。為了擁有不同的文化視野,后來他還遠赴倫敦印刷學院求學。

 一路通暢的事業背後,高少康自稱剛好遇到了几個關鍵的發展契機,始終不變的是「堅持做下去」。彼時,靳與劉設計顧問公司已較為成熟,藉由公司,高少康時常會接觸到內地設計項目,對內地的印象比以往清晰了許多。而真正促成他下決心北上的,是他在2007年前後參加的「7080——香港新生代設計人」巡回展。包括高少康在內的許多年輕設計师通過此次巡回展,在7個城市之間的學習與交流,看到內地龐大的市場,也接觸到了不同城市的設計圈子。基于這樣的了解,2008年,高少康選擇從香港來到內地,全身心投入內地市場的開拓與發展。那一年,深圳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中國的第一個「設計之都」,新銳城市與新銳設計师的命運,有了交集。

 事實上,當年選擇在內地開拓業務時,公司內部也考慮過是否要去別的地方,比如市場相對成熟的上海。深圳在那時仍以製造業為主,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還遠未到來。但高少康看到,深圳除了離香港近,回家比較容易之外,獨特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許多包袱,能為有動力的年輕人提供更包容的空間與更多的機遇。他很快搬到深圳,雖然要適應包括語言在內的許多新生活方式,但因為注意力全在工作上,文化差異带來的不便似乎也就沒那麼明顯。「那個時候沒想到深圳會發展得這麼快,我專注于工作,其實如果那時候專注一下投資房產,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他也不忘展現幽默的一面。

 2010年,高少康成為靳與劉設計合夥人。兩年后,公司正式更名為靳劉高設計。許多我們熟悉的品牌設計,諸如深圳機場標誌與形象、八馬茶業形象、五谷磨房、覔書店等品牌整合升級,都出自高少康之手。從深圳出發的「中國最美書店」覔書店,也已在不同城市林立。在靳劉高設計,有一個空間叫O.O.O.SPACE創意設計交流分享空間,用於創意工作者不定期交流與分享。得益於不同交流所碰撞的思想火花,高少康認為,設計的交流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跨界交流。2021年以來,大灣區藝術展覽系列「創藝互聯」相繼在深圳、廣州、佛山及東莞4個大灣區城市線上線下開展。高少康擔任副會長的香港設計师協會,是這次交流展的主辦方之一,他們希望在創意與藝術中,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互聯互通。這只是高少康近些年來主動促成的業界交流工作的一個。

 「就像靳叔會對剛進來的同事說,不能只做自己專業的事情,你要為這個專業去做力所能及的一些貢獻。」高少康感念年少時不少前輩創造的一系列機會,讓他能在交流中拓寬視野,得到更多機遇。不能獨善其身,要在能力範圍內去影響一些人,這是靳劉高設計的傳承,早已形成一種公司文化,也成為他要實踐的部分。

 和孩子們共創

 深圳圖書館5樓報告廳,一場設計論壇正在舉行。上下兩層擠滿了人,有人來晚了沒有座位,只能在過道上席地而坐。這是2019年3月的一個雨天,許多設計專業的學生與從業者從四面八方趕來,想聽一聽來自深港兩地的設計大师們的分享會。

 在設計界,深港兩地設計师的交流互動由來已久。1995年,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成立時參照了一些香港設計师協會的章程、規則,如今為年輕人提供平台的同時,也在學術上樹立了行業標桿。香港平面設計發展較早也更為成熟,誕生了包括如靳棣強等的國際設計师,他們早期便與深圳設計界建立聯繫,分享經驗,促成兩地設計界在專業上數十年來的良性互動。「我覺得這是平面設計領域很重要的一個時代價值,但這些通常來說是被低估了。」作為深港兩地平面設計交流互動的實踐者,高少康認為,平面設計的發展對一座城市的意義深遠。

 香港與深圳,前者是孕育他的地方,後者是提供發展土壤的地方,高少康這麼形容兩座城。包括在英國留學的經歷,這種跨文化的對撞,為他的創意工作提供了養分。「我覺得創意人見過越多不同的理念,他的能量就會越充沛。」2020年,高少康的大兒子從香港來到深圳讀高中。他想讓孩子在內地的學習生涯中,獲得跟內地文化接觸的機會。孩子在深圳念完高中后,未來,他希望兒子能繼續往外走走。「這樣,他就可以有一個更大的視野,我覺得這樣才是比較好的。」

 今年6月份,深圳南頭古城會誕生一家新畫廊,這是靳劉高旗下的畫廊。高少康的個展會在這裏展出。連同此前展出過的《十二星星》《2020》,他會將近几年創作的一些藝術作品展出。這些作品大多是以童年的卡通角色人物作為靈感,利用不同表情、不同顏色的表情符號組合在一起形成「地球」,遠看像是一幅彩色剪紙的笑臉。卡通頭像里有孫悟空、米奇、Hello Kitty等,這些都是他成長中接觸到的動漫角色。這些代表童年的符號,代表了某種我們曾想獲得的能力,是一種寄托,也是對自身性格的一種投射。這次,他會重新創作《2020》,色彩更加強烈,一些作品畫上了紅色心形圖案,既代表這几年的改變,也是希望在疫情的陰霾下,表達一種樂觀態度,尋求支撐能量。

 個展的作品有一些是高少康與孩子們一起創作的。和孩子共同創作,是近年來高少康工作的一部分。5月20日,他在朋友圈晒出一些和孩子們一起畫畫的照片。這是他參與的一個兒童主題的新項目,是深圳與英國曼徹斯特雙城交流活動,名叫「OUR PLACE雙城兒童共創計劃」,分別邀請來自兩座城市的兒童加入共創團隊,以繪畫和討論的形式,分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視角差異,共同探索城市對孩子意味着什麼以及他們對這些空間的體驗。孩子們的創意表達能力有趣且獨特,藏著更多可能性。孩子的參與,讓高少康打開了另一種創作思維。

 看到照片里每個孩子拿着自己的畫大笑,我想起採訪中,高少康也時而笑得像個孩子。

QQ截圖20220614081926.jpg

 ▲深圳設計周-「穿越古都的孩子」核心燈組。

 生活是設計的全部

 逛展、打籃球,時而也打網球、踩單車,不工作時,高少康經常會在朋友圈這樣記錄生活。做創意工作的人大都對周遭一切較為敏感,在瞬息萬變的生活里,他喜歡尋找並維持一種平衡狀態,「我不屬於那種特別激烈的人」,讓自己不至於陷入極端狀態,是他同時處理很多事務需要的心態。他的生活被劃分為很多碎片,「一般像這種能聊一下午的時間都不太有」,他看了眼手機。很多人都會大談最近所讀的書,高少康坦言,他近來几乎沒怎麼看書,獲取信息的方式是看手機。「我心態比較包容,它已經改變了那些軌跡,那就在這樣一些軌跡里獲得你想要的東西。」在手機上閱讀文字的量比以前更多,但前提是閱讀那些有效信息,並且消化它。

 印度導演塔森曾說的一番話,一直被創意人認為道出了實情,大意是「你出的價錢,不只買到我的導演能力,而是買到我喝過的每一口酒、品過的每一杯咖啡、吃過的每一餐美食、看過的每一本書、坐過的每一把椅子、談過的每一次戀愛、眼里看到過的美麗女子和風景、去過的每一個地方……你買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華……」這與高少康總結的「生活是設計的全部」如出一轍。設計师成長中經歷的生活,最終變成創意的養分,演變成一個個具體的作品。對他而言,設計需要專業,而非外界誤解的靈感。靈感真正發揮作用之處在於設計师的感知能力。而感知能力會隨着年齡與閱歷產生變化,它決定了設計师能否站得更高更遠,做更有穿透性的洞察。這也就是他為什麼強調創意人要盡可能地去與外界互動。

 每一件作品背後,都是高少康將過往經歷一一拾起、打磨、串好的過程,他過的每一天皆是他自如交出作品的底氣。他最近在寫一本書,題目就叫《生活是設計的全部》。

 真正融入到深圳河北岸生活的高少康,掛念著南岸的家人。「這明明就是關口,看都看得到」。今年5月,父親70歲生日這天,高少康因為疫情不能回家,他在朋友圈寫道,沒能回港一同祝賀深感遺憾,願疫情不再阻隔相聚。

 今年暑假后,高少康的小兒子就小學畢業了。之後,他思念的家人將一起搬來深圳。一家人相聚,便再無阻隔。

QQ截圖20220614081936.jpg

 人物簡介

 高少康

 ●著名設計师,靳劉高設計合夥人

 ●香港設計师協會會員 副會長

 ●深圳設計周聯合策展人

 ●亞洲設計連理事

 ●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會員

 ●廣州美術學院客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士(藝術系)

 ●倫敦印刷學院藝術碩士

 ●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2002年獲取志奮領留英獎學金, 並赴倫敦印刷學院進修設計碩士課程。2010年成為靳與劉設計合夥人,2013年公司正式更名為靳劉高設計 KL&K DESIGN。2018年至今為香港設計师協會會員、副會長。曾被《藝術與設計》雜誌選為年度人物(2011),透視40驕子獎(2014),香港十大杰出設計师獎(2014),大灣區設計力大獎(2020)等,為內地與香港新一代設計界的代表人物。高少康品牌設計經驗豐富,主導過不少具影響力的項目,其中包括李寧、深圳機場集團、八馬茶業、五谷磨房等品牌整合升級。(段鳳英/文;圖/勾特)

責任編輯:程向明 【深港雙城記】雙城文化旅者:香港設計师高少康的深圳生活啟示錄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