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日《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的意見》(下簡稱《意見》)公開發布實施,這是該省自然資源領域規格最高、內容最全面,系統性、創新性和操作性最強的文件,將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新模式。
新聞發布會現場(徐紅 攝)
圍繞「六個體系」建設提出「廣東方案」
在發布會上,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廳長陳光榮表示,高水平保護既是高效率利用的根本前提,又是高效率利用的首要原則;而高效率利用既是高水平保護的必然要求,又是高水平保護的最終目的。陳光榮介紹,《意見》包括總體要求、主要措施、組織保障三個部分,系統部署產權權益、規劃管制、保護修復、開發利用、市場配置、法治監督等「六大體系」建設,到2025年初步構建自然資源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制度體系,到2035年基本實現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是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維護資源權益、顯化資產價值。在國土「三調」基礎上推進專項調查和動態監測,有效解決自然資源資產底數不清的問題;通過完善確權登記制度、建立健全資源資產所有權委託代理與管理報告制度等,有效解決所有者不到位、權責不明晰的問題;重點在國有建設用地、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林權等方面探索豐富所有權實現形式,有效解決權益不落實的問題。
二是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體系,推進空間善治和結構優化。分別明確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的空間發展戰略,為高質量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奠定空間基礎;加快建立四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全面推進「多規合一」;劃實守牢「三區三線」並對所有國土空間分區分類實施用途管制。
三是健全自然生態空間保護修復體系,加強整體保護與系統修復。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整體構建全省生態保護修復格局;實施重要生態系統重大修復工程,加快推動生態修復市場化,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海系統修復;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提升綠色碳匯和藍色碳匯能力等,全力支持碳達峰、碳中和。
四是健全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體系,實行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重點針對耕地、建設用地、水資源、森林、濕地、海洋、礦產等自然資源,系統提出保護與利用措施。
五是健全自然資源精準高效配置體系,深化資源配置改革。健全自然資源市場交易制度體系,加快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要素市場;建立健全國有農用地、森林、礦業權、海域有償使用制度,擴大自然資源有償使用範圍;深化工業用地配置改革,推動實現「要素跟着項目走」,精準保障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六是健全自然資源法治監督體系,維護自然資源管理良好秩序。加快土地管理、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海域海島管理、森林保護等方面法規規章立改廢釋纂,確保有法可依;通過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全鏈條」遏制自然資源違法行為,堅決有效遏制增量,依法有序整治存量,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值得關注的是,在《意見》中,「高水平保護」、「高效率利用」、「走在全國前列」是主要特色亮點。在創新制度機制方面,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改革部署,着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提出了籌建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台,適時推進耕地佔補、海岸線占補、森林覆蓋率等指標交易;創新工業用地供應模式,探索建設工業用地大數據平台;鼓勵生態產品供給地和收益地通過共建園區、飛地經濟等途徑實現利益共享;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探索耕地易地保護機制,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健全森林、濕地、海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制度;「全鏈條」遏制違法用地,試點線性工程用地審批制度改革等等一系列舉措,將為全國作出探索示範。
守好底線 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土地資源利用新模式
針對目前廣東省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意見》在保障經濟穩增長以及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部署?陳光榮表示,《意見》在推進空間善治和結構優化、實行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深化資源配置改革等方面也作出了系統的部署,總結來說就是「高質量發展有空間」、「好項目有地用、好項目快用地」、「好項目也要節約集約用地」。
目前,廣東省正在編制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在具體實施層面,對全省擬建設的重大平台、重大項目、重大基礎設施等都進行了銜接和空間落位。對省級的65個專項規劃中涉及的3300個具體項目都進行了空間落位,保障項目的空間需要,為項目在快審快建快發揮效益方面提供了充足的空間支撐。
為了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快項目的審批,出台新的政策,就是投資在100億以上的先進製造業項目,可以先用指標,後期審查投資量。對投資達不到100億的先進製造業項目,也先預支用地指標予以支持,每個項目最多不超過500畝。
廣東是產業強省,對先進製造業,不僅加大用地規模、用地指標的支持,同時在土地出讓方面也有優惠政策,實行的是彈性出讓、先租後讓、租讓結合等靈活出讓方式,為企業節約初始用地成本,近年來節約了超過1000億元。
廣東人多地少的基本省情,決定了必須節約集約用好每一寸土地。這方面廣東省有一個閃亮名片,就是「三舊」改造,通過「三舊」改造來盤活低效用地。據了解,近十多年來,廣東改造一百多萬畝「三舊」用地,投資2.2萬億,節約土地25萬畝,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節約集約途徑。村鎮工業集聚區改造了2萬多畝。批而未供和閒置的土地,這幾年盤活了45萬畝,現在還有近100萬畝,將進一步加大盤活力度。
「總的來說,我們就是要走出一條守好底線、服務發展、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土地資源利用的新模式。」陳光榮說。(記者 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