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江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增幅達123%

江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增幅達123%

責任編輯:郭昕玥 2022-06-27 20:35:36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27日,江蘇省召開「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活動——鄉村振興專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江蘇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成就。記者從會上獲悉,十年來,江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2萬元增加到2.68萬元、增幅達123%。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朱國兵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工作推進措施,着力守底線、補短板、揚優勢,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取得階段性成效。近10年間,江蘇農林牧漁總產值從5200億元增加到8000多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2萬元增加到2.68萬元、增幅達123%。江蘇全省農民收入增速連續多年快於城鎮居民,城鄉收入比縮小到2.16:1,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據悉,2021年江蘇全省糧食產量達749.2億斤, 創歷史新高,生豬存欄1482.6萬頭,蔬菜產量達5856萬噸 ,水產品產量495.5萬噸。今年江蘇夏糧再獲豐收,呈現面積、單產、總產、效益「四增」好形勢。

    江蘇積極打造8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產業,全省10億元以上縣域產業185個,全國產業強鎮64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86個;每年新建高標準農田300萬畝以上,2次獲國務院表彰激勵;建設2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推進農業機械化向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建成省農業農村大數據雲平台,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9%、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3%、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達66.5%;目前,江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分別達到近17萬家和8.5萬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907家,其中國家級99家。

    朱國兵表示,目前,「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下一步,江蘇將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各項重點任務落實,努力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更富成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江蘇將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着力推進農機化「兩大行動」,強化農業科技裝備建設,擴大大豆油料生產,鞏固生豬等綜合產能,確保糧食播種面積8124.9萬畝、總產量740億斤以上。

    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娟介紹,十八大以來,鹽城農業加快實現從「大」到「強」的跨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實現1311.6億元,列江蘇全省第一位,較2012年年均增長4.2%,成為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中農業總產值唯一超千億元的城市。2021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049元,較2012年增119%,增幅連續10年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由2012年的2.17:1縮小到2021年的1.68:1。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實現全面小康到邁向共同富裕,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宿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武倩介紹,這十年,宿遷農業路子越走越寬,正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加速邁進。糧食生產連續十八年豐產豐收,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接連邁上500億元、600億元兩個大台階,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從無到有,省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實現縣區全覆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2年實現翻番。持續拓寬集體經濟「振興路」,村均經營性收入較2012年增長1.85倍。如今的宿遷,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現實模樣正越發清晰。(記者 杜林 崔豪)

頂圖:6月27日,江蘇省召開「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活動——鄉村振興專場新聞發布會。據介紹,十年來,江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2萬元增加到2.68萬元、增幅達123%。(崔豪 攝)


責任編輯:郭昕玥 江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年增幅達123%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