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麥做「文章」,全力攻堅小麥精深加工,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以小麥加工副產物生產赤蘚糖醇、膳食纖維、蛋白肽等產品,蹚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中裕模式」之路。
6月29日,「品質濱州」主流媒體濱州行採訪團走進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打造的黃河三角洲小麥產業館,參觀了解了小麥從種植到產品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條,切身感受濱州糧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通過充滿科幻感的電梯,採訪團進入了小麥體驗館,從250萬年前小麥誕生到3000年前傳入中原地區再到優質強筋小麥品種的出現,記者們跟隨着小麥誕生與傳播的腳步,深入了解小麥的發展歷程和「中裕」模式的內涵。十八年來,中裕按照「企業+基地+農戶」農業產業化合作模式,通過流轉土地,建立了6.5萬畝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和200萬畝綠色優質小麥種植基地,涉及農戶35萬戶。
為進一步做強小麥精深加工,打造全國高端健康食品生產基地,中裕引進了多個糧食方面的國內外知名研發團隊,全力攻堅小麥精深加工,三產融合發展示範園的谷朊粉、特級酒精、赤蘚糖醇、膳食纖維車間已經投產,蛋白肽中試成功,在全國第一個實現了以小麥加工副產物生產赤蘚糖醇、膳食纖維、蛋白肽的重大突破。其中,谷朊粉、特級酒精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長期戰略合作產品,並出口日本、泰國、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預計今年年內將實現出口創匯1億美元以上。
據了解,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已經把一粒小麥變成了十大系列500多種產品,實現了對小麥的全價值利用。普通企業加工一噸小麥,只能生產麵粉和副產物,產品總價值3700元左右。中裕加工一噸小麥,可以生產出麵粉、掛面、谷朊粉、特級食用酒精、膳食纖維、赤蘚糖醇、蛋白肽等,產品總價值9140元左右,比普通加工產值提高147%。(記者 孫珂 通訊員 宗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