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成公十三年》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中國人的思想意識裏,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兩件大事,一是祭祀祭典,一是兵事軍事。
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源於中國古代敬天法祖,追求天地人和諧共生的信仰理念。中國人歷來對各項祭祀活動極為看重。祭祀,不僅是一個國家治國方略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更是一個國家國民道德素質和修養水平提升的重要推手。
《禮記》云:「祭者,教之本也已。」「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古時凡遇更朝換代、登基大典,冊立皇后太子,出征作戰,討伐叛逆,遭遇天災異象、水澇瘟疫,重大節慶等,帝王都會率百官舉行祭祀儀式,祭拜天地、神明,或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或祈禱諸事逢凶化吉、降福免災。
祭祀是儒家思想「禮」的核心內容。祭祀的目的是為了教導中國人飲水思源、不忘根本、繼往開來、慎終追遠。《禮記》云:「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大戴禮記》云:「祀天於南郊,配以先祖,所以教民報德不忘本也。」
古代中國人崇尚天道,講究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祭祀是人神互通的重要途徑。早在上古顓頊時代已有「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神職事務與世俗事務的分職理事(《國語·楚語下》),至商代已形成「祀」與「戎」二位一體的祭祀文化禮制。
《卜辭文字小記》云:「國象域形,從戈以守之,國之義也。」繁體「國」字由「方口、戈、一、口」組成,分別代表着「圍牆、軍隊、土地、人口」。
中國歷來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但是和平不能依靠乞討諂媚、卑躬屈膝換來,只能依靠鐵血意志來捍衛,依靠人民軍隊來守護。
《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軍事家孫武把兵事軍事看作是關係到國家民眾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所以不能不謹慎認真地對待。《孫子兵法》云:「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
中國人愛好和平、希望安定、反對戰亂,這些都需要強大的軍事理論和軍事力量來維護。《呂氏春秋·卷七》稱:「兵之所自來者久矣,不可禁,不可止。故古之賢王有義兵而無有偃兵。」人心難測,慾壑難填,戰爭往往不可避免,要守護家園,就不能禁絕和制止軍事力量的發展和強大。否則,不僅不能迎來和平,反而只會自取其辱、自取滅亡。
千百年來,歷代王室都將忠義神勇、威震華夏的關帝視為護國佑民的軍神戰神加以祭祀和崇拜,關帝威風凜凜、浩然正氣的威武形象,可以揚國威壯軍威,激昂軍士鬥志;關帝忠肝義膽、志興漢室的人格情操,可以凝聚軍民同心,矢志報國安民。
元朝詩人程元卿詩讚云:「將軍氣作漢長城,此身肯與賊俱生?一時成敗風雲散,千古精誠日月明。」將關帝譽為守疆保土、護佑中華的「中華民族精神長城」加以崇敬。
明初開始,明朝軍隊將關帝奉為庇佑軍隊,克敵制勝的中國軍神加以祭祀崇拜,軍人出征前,要先往關帝廟祭拜關帝,凱旋歸來也要回到關帝廟酬謝神恩。這一傳統直到民國時期依然盛行不衰。
近代文史專家鄭逸梅在《三國閒話·關公磨刀雨》書中記載清代軍政要員、軍人武夫祭祀武聖關帝早已形成規制:「農曆五月十三日,舊俗祭祀關公,設三牲,且有廟會。巡撫進香,所有武官及武舉人、武秀才,均隨之跪拜。」
民國初年《順天時報》曾刊載張作霖大帥在直奉戰爭期間,祭祀軍神關帝的情景,並云「時星光燦爛,秋露攘攘,情景頗極悲壯。」《新疆寺廟》記載:「每年五月十三日,所有武將、軍士均前往上香,主祭與演戲三日,並大擺宴席,歡聚慶賀。」
關帝軍神崇拜將「祀」與「戎」融為一體,祭祀關帝是為了敬天法祖,勵志圖強,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祭拜軍神則能夠激勵士氣,鼓舞軍心,守疆保土,維護和平。
《司馬法》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古今中外的戰爭史警醒我們,愛好和平不能忘記戰爭,軍人從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外交官從談判桌上同樣拿不到。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