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融通大灣區】港中大(深圳)教授肖耿:推進合作機制「軟聯通」促灣區融合發展

【融通大灣區】港中大(深圳)教授肖耿:推進合作機制「軟聯通」促灣區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8-01 23:09:2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在近日於廣州舉行的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實踐教授、政策與實踐研究所所長及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表示,大灣區不僅要實現基礎設施高品質互聯互通,還需要推進合作機制的「軟聯通」,在大灣區雙迴圈銜接帶,構建粵港深度合作的「經濟特區」,通過機制創新,建立「企業跨境雙總部」機制,以促進科技、金融和人才等生產要素跨境暢通流動,實現大灣區融合發展。

 大灣區需要雙體系銜接與聯通

 在大灣區,香港對接外迴圈,內地城市處於內迴圈,大灣區內的前海、橫琴、南沙是內外雙迴圈的銜接帶,港澳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存在着在岸與離岸市場。

 過去,粵港合作通過「三來一補」推動經濟發展。在肖耿看來,當下,大灣區經濟發展態勢已經發生改變,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正從傳統的製造業合作向現代服務業轉型,這會涉及到複雜的要素跨境流動需求。

 他強調,在外迴圈和內迴圈兩個不同的體系裏面,有一些深層次的、結構性的矛盾,這些矛盾一直阻礙大灣區融合,並制約了企業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人才跨境流動與管理、資料和資訊跨境流動與監管、跨國企業跨境運作與監管、資本項目開放與外匯管制。

 為此,他指出,大灣區要在雙迴圈銜接帶下功夫,在維持「一國兩制」,維持在岸與離岸的區別之際,進行制度創新,實現雙體系並行、重疊、相互嵌入,推動銜接帶城市深度合作協同發展。

微信圖片_20220801231257_副本.jpg

 肖耿第七屆(2022)風險管理與金融統計論壇上作主旨演講

 建立粵港深度合作「經濟特區」

 如何在大灣區實現融合發展,制度創新成為當下大灣區建設最重要的因素,肖耿認為建議在大灣區的頂層設計方面,可以建立粵港深度合作的「經濟特區」。

 具體而言,可以在香港北部都會區設立實體片區,在深港口岸帶設立虛擬片區。其中,在香港實體片區設立「二線」,放鬆「一線」,內地註冊的在岸企業可在香港實體片區設立跨境運營第二總部,由內地監管,雙總部企業稅收與GDP由兩地共用;在深圳虛擬片區,香港註冊的離岸合格企業可以深圳合作試驗區內設跨境營動第二總部,由香港監管,稅收與GDP同樣由兩地共用。

 肖耿將之稱為 「企業跨境雙總部」機制,通過在粵港經濟特區實現雙總部機制,一個是註冊總部,一個是營運總部,離岸的企業就歸香港監管,在內地備案,在岸的企業就歸內地監管,在香港備案。

 他表示,通過跨境企業雙總部安排,可以徹底解決城市之間合作的深層次困局,並吸引全球的跨國公司、全球的人才都有可能選擇來大灣區。因為這些企業既可享有香港的市場開放制度,又有內地廣闊的物理空間、市場空間和人力資源。「這個制度創新能夠激發大灣區的活力,釋放巨大的生產力、競爭力和發展潛力」,肖耿說。

 區塊鏈等數碼技術構建保障

 而這一切的實現則有賴於包括區塊鏈在內的一攬子數碼技術保障。肖耿稱,數位創新是制度與監管創新、技術與生產力創新、社會治理創新的基礎、突破點與槓桿。

 數碼技術可以推動當下的監管制度,從以地理與行政區劃為基礎的傳統監管向以市場主體為基礎的個性化精準監管轉型,顯著提高監管的效率、精確度、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也可以為複雜的生產要素在內外迴圈之間的合理、安全、低成本流動與合作,提供制度與監管保障,啟動大灣區可持續、高品質、走在世界前沿的技術創新活動。

 尤為重要的是,通過數位監管手段,在大灣區內外迴圈銜接帶形成雙體系並行、疊加、互補的制度生態環境,以大灣區內地腹地幫助香港解決其深層次社會問題;以香港開放、國際化、市場化制度,幫助大灣區內地城市全域提升國際化、市場化、競爭力。

 「大灣區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當下我們正面臨的一個重大的機會。這個機會的核心就是我們要首先承認雙迴圈的不同,在銜接上下功夫」。肖耿最後比喻稱:「銜接就像兩個齒輪一樣的,兩個齒輪是不同的兩塊,當它銜接在一起的時候會發揮巨大的槓桿作用」。(記者 黃裕勇

 頂圖:肖耿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論壇」上發言


責任編輯:楊眉 【融通大灣區】港中大(深圳)教授肖耿:推進合作機制「軟聯通」促灣區融合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