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往來不便民生苦 先易後難早通關

【商報時評】往來不便民生苦 先易後難早通關

責任編輯:楊眉 2022-08-05 23:17:59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疫情下,兩地無法如常通關,對經濟社會構成嚴重不便——究竟不便程度有多大呢?嶺南大學5日發表的「香港居民對與內地『通關』的看法」研究結果,正好給出答案。調查發現,多達64%受訪者因通關不便而收入減少,約70%指出其工作及所在行業均受影響,三成甚至因此失業或短暫失業;故此,逾八成人期待與內地盡快通關,並認為一年內可實現兩地旅客免檢疫入境。可以見到,推動兩地早日實現通關,不單有利經濟就業、紓解民困,也是主流民意寄望甚殷的廣泛共識。

 兩地往來本來頻繁,疫下人流突然停滯,所帶來的影響難以想像。嶺大上月訪問了逾1200名18歲或以上市民,樣本涵蓋全港18區,清楚告訴大家原來通關問題牽涉面如此之廣、如此之深,既損害了多近七成人的生計,有三成人還手停口停……

 香港之所以成為國際金融、航運中心,一大憑藉乃坐擁背靠祖國及「一國兩制」的優勢;「封關」之下,北上就業人士不單首當其衝,許多生意也難以談攏,外派人員亦少了誘因留港。缺乏內地旅客這條活水,更大大打擊了本地零售餐飲市場;不單許多低技術基層勞工失去飯碗,連帶名店售貨員的佣金收入均見大減,旺區店舖出現丟空又或租金大瀉,都反映了行業及相關從業員的淒涼景況。此外,跨境學童減少,也加重了殺校壓力;其中毗鄰深圳的元朗,學生人數就按年急降逾千,減幅名列前茅,其餘屯門、北區的減幅亦多。人口減少還體現在勞動市場的招聘困難,一方面由於內地人才受累跨境不便而不再來港,另方面也因長時間離鄉背井者辭職返家。

 澳門與珠海關係十分密切,經過一個月時間抗疫,包括共進行14輪全民檢測,終於重新「清零」及通關復常,其成功經驗無疑令人羨慕;然而,當地始終人口較少、較易管理,香港要複製澳門經驗無疑不切實際。香港現在奉行精準抗疫政策,在谷針同時爭取「三減」,重點保護高風險環節;最近疫情反彈,至今仍未見頂,意味我們的抗疫工作還要多加把勁,如此方可為兩地通關創造更好條件。

 嶺大建議,港府可採取「先易後難」策略,先與廣東討論通關可能,再逐步推廣至全國,亦為一條可行之路,坊間也一直有此提議。例如,最近深圳過關名額同時從每天數百個增至約兩千個,並增設「人文關懷通關名額」,都是循序漸進的一個方向;不過,與疫情前日均有廿多萬港人跨境北上相比,顯見名額還有需要進一步擴大。其中,以「閉環」方式,在香港先隔離檢疫,特別是利用偏遠設施,然後再「點對點」入境內地,既可保障過程安全,也可減輕深圳等地的檢疫負擔。此外,即將落實的「紅黃碼」制度,又能否為兩地通關作出貢獻?辦法比困難多,大家一起想方設法,總可一步步便利兩地交往。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個多月來,一直就通關問題與內地積極保持溝通,他透露已向內地反映本地實況,對方亦提出了其關注點,目前首要研究是如何盡快把不同限制減至最低,相信每次打開一道「小門」,兩地通關就會愈來愈近。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責任編輯:楊眉 【商報時評】往來不便民生苦 先易後難早通關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