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融通大灣區】中山:「橋」的另一頭,是世界!

【融通大灣區】中山:「橋」的另一頭,是世界!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2-08-13 14:42:36 來源:中山日報

 8月的伶仃洋海面上白練奔騰,遠處青山次第點綴。深中通道從中山馬鞍島出發,向着珠江口東岸的深圳前海延展,即將與海底隧道接口會合。珠江口「A」字形交通主骨架上,遒勁有力的一橫日益清晰,過往的人們,無不為這座「鋼鐵巨龍」而讚嘆。

 就在「有形之橋」蜿蜒而進的同時,一座「無形之橋」也把夢想悄然築起——日前,廣東省部署中山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這是全省首個以區域協調發展為主題的改革創新實驗區。它應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而生,為廣東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而成,在中山大地上,擘畫了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深中通道是我們對接深圳、走向世界的黃金大道,實驗區是我們對接深圳、走向世界的無形之橋。」在8月12日召開的中共中山市委十五屆四次全會上,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指出,全市上下要凝心聚力、奮力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推進與深圳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規劃等「六個一體化」,加快實現深中一體化融合發展。

 珠江兩岸,一體融合;先行示範,改革創新。一段關於兩座城與兩座「橋」的故事,或將撬動大灣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格局的巨變。

 (一)

 就在兩天前、8月10日,由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市長肖展欣帶領的中山市黨政代表團赴深圳考察學習,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熱烈歡迎。

 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市長覃偉中會見代表團一行並進行座談,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支持「六個一體化」工作謀深做實。

22.jpeg

 8月10日,中山市黨政代表團赴深圳考察學習。記者 夏升權 攝

 在關鍵的節點上,兩市的這次會面,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對中山而言,此行旨在全方位學習擁抱深圳,為全面啟動實驗區建設做最重要、最充分的準備;對於深圳而言,親兄弟、好鄰居的造訪,將有利於加快「西協」步伐,向更廣闊的腹地輻射。

 2021年9月,隨着黨中央、國務院《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發,前海正式官宣面積擴大8倍,從14.92平方公里擴容至120.56平方公里。擴容後的前海合作區,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過去,深中通道另一端連接的是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隨着這次擴區,深中通道直接與前海合作區相連,馬鞍島成為了距離前海最近的區域之一,比東莞、惠州甚至是深圳其他城區更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山與世界的距離,觸手可及;而同樣以「改革創新」命名的試驗平台和實驗區,也讓深中兩座城市之間,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

33.jpeg

 8月10日,中山市黨政代表團赴深圳考察學習。記者 夏升權 攝

 從兩市之間的直接對話,足以看出雙方對於未來協同發展的強烈共鳴。

 深圳市領導表示,深圳與中山兩地聯繫密切,合作基礎堅實,發展前景廣闊。深圳將進一步深化與中山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匯聚更多企業、資本、人才,攜手推動高質量發展。

 郭文海則表示,中山將搶抓深中通道、實驗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在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規劃等方面全面學習對接深圳,堅定不移推進深中一體化融合發展,為大灣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先行先試。

 互相幫助、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總體基調,既源自於深圳世界級城市的胸懷氣度、高瞻遠矚,也是兩市共同合作的基礎使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山派到深圳的6個工作組,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極大幫助、精心指導。兩市有關部門着力推動「六個一體化」項目化,首批就40多個項目達成了合作共識。

 這意味着,中山建設實驗區,不是單打獨鬥、自說自話、自娛自樂,而是得到深圳的強烈呼應。

 中山有理由堅定信心決心,謀之以細、謀之以深、謀之以遠。

 由深中通道「有形之橋」緣起,到實驗區「無形之橋」聯姻,深圳、中山一體化融合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二)

 今年5月召開的省第十三次黨代會,首次提出「100公里黃金內灣」的概念,明確要着力打造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帶動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協同發展、聚勢騰飛。

 不妨看一組數據:2021年,大灣區高達12.6萬億的地區生產總值,超過一半來自於「100公里黃金內灣」城市。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城市群一體化報告》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有望在2022年達到14.76萬億元,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一的灣區。「黃金內灣」的「含金量」,不容小覷。

 另一個角度值得關注。在珠三角內部,長期存在「東強西弱」的問題。2021年,珠江口東岸城市的GDP總量,大約是西岸城市總量的5倍;若以深圳和中山為對比,這一差距達到8.5倍。

44.jpeg

 深圳城市風貌。資料圖。

 中山和深圳,城市面積相差無幾。經濟總量的差距,在於發展質量的差別。中山要抓住這個彌合「級差」的新機會,以「深圳所需、中山所能,深圳所長、中山所用」為出發點,打開一方不同以往的新天地。

 江蘇南通,提供了一份以「有形之橋」帶動發展的樣本:2008年蘇通大橋建成,南通跨江入海,融入蘇南、對接上海,加快與長三角城市的一體化步伐。南通GDP從2008年的2500億元,一路狂飆至破萬億元。

 新的經濟競爭決定了,一個區域要形成「統一大市場」,其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資源要素,必然要通過一體化的發展,實現更合理、更高效的配置。縱觀全國、全球,越是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城市群,越是注重組成它的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

 當前,灣區經濟成為通往世界的開放經濟。身處大灣區幾何中心的中山,也將更好地進入灣區的「世界視角」。「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樸素道理,讓灣區版的「難通」變「好通」的故事,成為可能。

 (三)

 路近了,但並不意味着「船到橋頭自然直」。

 一段時間以來,在中山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中山全市上下不畏艱難險阻,日夜兼程奮鬥,堅持變被動為主動,想盡一切辦法突破發展瓶頸。

 「拿地即動工」審批速度的記錄從26分鐘壓縮到11分鐘,打造大灣區審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市投資促進局掛牌,將打造大灣區最有競爭力之一的招商引資隊伍——在營商環境「跑贏自己」方面,中山步伐鏗鏘。

 沒有足夠的產業發展空間,深中通道將成為「過道」。今年以來,中山多個鎮街探索出全新路徑,全市「工改」半年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積8953畝,完成年度拆除任務比例近70%——這場事關中山高質量發展、沒有退路的攻堅戰,已經起勢。

 水污染治理大兵團作戰全面啟動,建管工作方案不斷優化推動中山治水進入了新階段——中山把群眾滿意度作為檢驗水污染治理成效的「金標準」,引領治水沿着科學大道向前推進。一座以綠色生態為底色的城市,方有底氣走向世界。

 煥發古城新活力,擦亮孫中山故居、鄭觀應故居、岐澳古道、孫文西歷史文化街區等歷史文化名片——濃墨重彩書寫好文化興城這篇大文章,將有助於實現中山歷史文化名城與深圳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互補。

 機遇是自己爭取來的。在攻城拔寨、闖關奪隘的關鍵時刻,省委部署中山建設實驗區,對實驗區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之大非同尋常、前所未有。中山的改革發展實踐,由此有了總牽引。正如郭文海所說,實驗區不是一個拿來炫耀的「光環」,是省委、省政府鼓勵我們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支持我們突破制約中山發展的主要瓶頸和矛盾。

 有形的橋如長虹臥波,逐步接近貫通;「無形的橋」蓄勢待發,蘊含更大空間。改革的力量蘊藏無限生機,對於全力突破艱難險阻向前奔跑的中山來說,「雙橋」之上,自然是天高地闊。

 (四)

 眾漿齊揮,方能疾馳萬里。墩梁長固,方可一往無前。

 實驗區是改革創新實驗區,一切都要談改革、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中山過去靠改革走到今天,依然要靠改革走向明天。建設實驗區,更需要我們激發敢想敢闖、敢為人先的血性,深入思考中山面臨的政策性障礙、深層次問題,敢飲「頭啖湯」、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堅定不移以改革思維踏平坎坷成大道,用改革「關鍵一招」帶領中山走出暫時的困局。

55.jpeg

 中山城區風貌。記者 文智誠 攝

 市委十五屆四次全會,已然描繪了「六個一體化」的改革圖譜。接下來,就是毫不猶豫地闖、創、干。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作風,全面學習對標深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如何邁向一流?用好省賦予的實驗區改革權限,堅決突破土地低效利用、碎片化等瓶頸制約,拓展出足夠的產業空間,打造十大跨鎮街的主題產業園,全力承接珠江口東岸的優質資源溢出。

 ——產業如何提質升級?加強深中產業鏈深度合作,招商引資要與深圳同向發力,主動對接深圳「20+8」產業集群發展需要,精準招引上下游配套企業,服務深圳產業鏈安全,帶動中山高質量發展。

 ——交通如何實現內通外聯?積極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最大效能發揮好深中通道帶動發展的功能,全面打通北部鎮街與順德、南部鎮街與橫琴澳門的連接通道,為深中一體化和「東承、西接、南聯、北融」提供支撐。

 ——創新如何借勢借力?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推動「深圳創新+中山製造」,更好為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平台、人才支撐。

 「無形之橋」的那一頭,是世界,是希望,是未來。萬事在於人,日夜兼程、發憤圖強,才會贏得一片天地;畏首畏尾,停滯不前,再好的規劃也只是空中樓閣。

 「只要方向對,不怕路途遠。」一切努力與奮鬥,只為更好的中山。

 充滿希望的賽馬場上,只應有擔當作為鐵軍衝刺拼殺的身影,不容「躺平式」幹部有一席之地。站在實驗區建設的新起點上,讓我們懷着萬丈豪情,點燃激情燃燒的歲月,用擔當、實幹、苦幹,迎向中山輝煌燦爛的明天!

 頂圖圖說:建設中的深中通道。記者 繆曉劍 攝

責任編輯:朱劍明 【融通大灣區】中山:「橋」的另一頭,是世界!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