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棟高樓大廈在青山綠水中拔地而起,項項產業發展成果豐碩,新興項目在產業園區裏落地建設……這日新月異的「汕頭加速度」帶來的「汕頭新變化」,惹得第十三屆「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的文學大咖們連連點讚汕頭高質量產業格局。
採風團一行走進了汕頭市上海電氣海上風電產業園,參觀了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的所在地——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到汕頭市六合產業園,參觀了未來的「千億級園區」,在紡織服裝政協委員工作室了解汕頭紡織服裝製造業的發展情況,又受邀在華僑試驗區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座談。文壇巨匠們全方位立體感受了汕頭「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思緒飛揚,感慨萬千,紛紛讚嘆汕頭工業產業發展的新面貌、新氣象。
乘風啟航 奮進征程 汕頭構建「三新兩特一大」格局
近年來,汕頭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大力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格局,「三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兩特」,即紡織服裝、玩具創意特色傳統產業;「一大」,即大健康產業。
掘金海上風電,汕頭從未停歇。海上風電是汕頭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主攻方向,其中濠江區坐擁廣澳港,海上風能資源豐富,交通暢達,產業基礎良好,發展空間廣闊,是發展海上風電的主陣地。如今,濠江區正高標準加快建設海上風電產業園,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在用能、用工、物流、融資等領域配套扶持措施,打造承接海上風電產業項目的優質發展平台。
中國著名作家參觀汕頭市上海電氣海上風電產業園。
採風團一行走進汕頭市濠江區,參觀了上海電氣海上風電產業園,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漫畫家、作家何立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非常關心國家清潔能源的戰略發展,他認為新興的綠色能源無污染,不會破壞人們的生活環境,值得大力投入,汕頭市濠江區建造了這個海上風電產業園區,相信未來汕頭風電的發展規模將會日益壯大,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會越來越好。
目前,海上風電產業園規劃總面積約9000畝,核心區規劃面積約4200畝,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一期工程已啟動建設。
工業立市 產業強市 作家齊讚汕頭強市立市之路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黃亞洲在參觀汕頭市六合產業園後,他以「一個即將在海面上聳立起來的高新區」來形容汕頭市六合產業園。黃亞洲現場賦詩寫道:「現在國內著名企業來考察的已經很多,意向書、合同書都已開始簽訂,海浪也開始練習新的進行曲,颱風走過附近,全部都變成軍號,我看見牆上的標語: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 產業強市』之路!據說這是汕頭市黨代會要求的堅定不移的發展方針,我為此振奮,工業是一個城市的骨頭,在土地和海洋的連接線上,汕頭已經在新的高度站立起來,頂天立地,一身鈣質!」
據汕頭市六合產業園負責人介紹,該園是汕頭大型產業集聚區的核心區和汕頭發展腹地最大的空間單元,面積約76平方公里,也是汕頭未來重大產業項目的承載地和主戰場。未來,六合產業園瞄準「千億級園區」「百億級項目」,以六合核心區起步區為突破口,用四到五年的時間,實現開發面積16平方公里,集聚一批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玩具創意和大健康示範性項目。
冰心研究會創會會長、冰心文學館原館長王炳根參觀六合產業園後說道:「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只要聽到有發展,有新的產業園建立,有新的企業投資這樣的詞,甚至是有新的店面開張,我就感覺到非常溫暖和感動,今天我了解到六合產業園的情況,它將成為汕頭產業發展的支柱。令我意識到汕頭的步伐沒有停止,汕頭一直在往前走,一直在建立它強大的工業和產業,這確實是了不起的。」
數字賦能 產業升級 「汕頭製造」加速擁抱數字化轉型
採風團一行走進紡織服裝政協委員工作室,又受邀在汕頭華僑試驗區數字科技產業基地的多功能廳參加了座談會,相關負責人在座談會上介紹了汕頭紡織服裝產業的基本情況。紡織服裝是汕頭「三新兩特一大」產業布局中另外重要的一環,長期以來,為汕頭市經濟增長發揮了「穩定器」作用,汕頭市將通過重構紡織服裝產業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加快培育直播電商等新業態,實現從「紡織服裝大市」到「紡織服裝強市」的轉變。
作家一行在汕頭華僑試驗區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參觀並座談。
2022年3月15日,汕頭首個政協委員工作室在協會掛牌成立,該工作室由協會常務副會長馬慶宣擔任牽頭委員,鄭宗濤、張曉強、張英鵬等10位市政協委員聯名申請創建的。馬慶宣表示,今後,汕頭市紡織服裝企業可以通過這個新平台「發聲」,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由政協委員提出有針對性的提案,形成上下聯動,共同促進產業高效發展。
據介紹,目前汕頭已是中國最大的內衣生產基地、全國服裝(內衣家居服)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內衣家居服產量約佔全國45%,內衣家居服名牌產品佔全國75%以上。
黃亞洲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汕頭華僑試驗區數字科技產業基地是一個體現了汕頭未來的工業產業發展方向的一個基地。黃亞洲說:「這個數字技術的孵化企業,好多城市都有,我也看過幾個,我們杭州也有幾個,像現在這個規模那麼大的,130多家企業能夠進來,並且已經實現了那麼大的利潤,那麼大的規模,還是蠻少見的。這個基地,盡心盡力地用自己非常好的條件,給所有的企業進行了優質的服務。這就體現了我們汕頭發展工業的進取精神,很為他們所取得的成績感到幸福,祝賀他們。」
科技引領 人才培育 支撐汕頭產業蝶變升級
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火車頭」,科技對城市發展的引領作用不言而喻。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育,採風團一行走進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又來到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的所在地——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只為一探汕頭科技人才的風采。
據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負責人介紹,2013年9月,李嘉誠基金會向以色列理工學院捐贈1.3億美元,促成其在汕頭合作創辦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2016年12月國家教育部正式同意設立廣東以色列學院。2017年8月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第1屆本科生入學。
參觀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高質量的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引領。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位於中以(汕頭)科技創新合作區,目前,實驗室已搭建了「新化工」綜合研究平台,購置了包括亞洲領先的超高時空分辨雙球差電鏡在內的一批大型儀器設備,以開放、共享的模式,服務於粵東乃至全國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截至2022年8月,實驗室人員總規模有196人,聚集了多名領軍科學家,組建了18支高水平科研團隊,招攬了一支博碩士佔比超80.3%的高層次人才隊伍,與香港大學等知名高校累計聯合培養博碩士48名。
高質量的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培育,採風團參觀了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微生物實驗室、體育館、健身中心、游泳館,在該校授課的以色列籍Alex博士向採風團一行介紹了該校獨特的授課理念,即深度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為主,校企合作,培養理工科科技型人才。採風團也打卡了粵東目前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體育場館——汕頭大學東校區體育中心。該體育中心位於華僑試驗區東海岸新城塔崗圍片區,項目用地面積約365畝,建築面積約14.64萬平方米,建設包括一座2.2萬人規模體育場、一座8000人規模體育館(含綜合訓練館)、室外訓練場等附屬配套設施。採風團走進場館,一個巨大的露天田徑場躍然眼前。據負責人介紹,這是一個類似國家體育場「鳥巢」的開放式場館,在設計時融入了「勇立潮頭,大浪淘沙」理念,建築造型結合汕頭濱海地域特色,將海洋浪花、沙灘等元素融入建築形態,金屬屋面「飛舞的浪花」造型寓意「浪刷層岩,青春悅動」,展現汕頭海洋文化特色,是華僑試驗區東海岸新城的標誌性建築。
參觀汕頭大學東校區體育中心。
科技引領和人才培育是支撐汕頭產業蝶變升級的兩架馬車,而汕頭市六合產業園的發展,正是依托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汕頭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高校平台資源,構建「科研+產業化」基地產業發展模式,引領汕頭產業蝶變升級,打造汕頭經濟總量躍升主戰場,為汕頭實現新定位新目標新任務提供強勁動力支撐。(記者 陳績盛 陳彥潔 程功明 喬凱 何嘉敏)
香港商報董事總經理戴傑(左一)向澄海區領導贈《品鑒嶺南》一書。
採風團成員名單
採風團團長:
黃亞洲: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品:《日出東方》《雷鋒》《紅船》《開天闢地》《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等。
採風團成員:
葉 梅: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學會會長、中國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代表作品:電影《男人河》,電視連續劇《飯碗》,小說《玫瑰莊園的七個夜晚》,長篇散文《華中秘境——神農架國家公園》等。
王炳根:冰心研究會創會會長、冰心文學館原館長、中國博物館學會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名人故居委員會副主任。著有評論集《特性與魅力》《永遠的愛心·冰心》《冰心與吳文藻》《冰心:愛是一切》《林語堂:生活要快樂》《雪裏蕭紅》等,曾獲解放軍文藝獎、全國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等。
何立偉: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代表作品:《小城無故事》《跟愛情開開玩笑》《白色鳥》《像那八九點鐘的太陽》《何立偉漫畫與戲語》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周桐淦: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代表作品:報告文學《多難的公理》《法與「法」的較量》《西飛的雲鳥》《智造常州》等;評論、散文、報告文學均有作品譯介到國外,多次獲得國家級報告文學獎。
朱小平:中國僑聯《海內與海外》雜誌社主編。北京市政協十二屆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特邀委員。北京市西城區作協副主席、文史學會副會長。出版作品有《象蜀錦一樣絢爛》《燕京感舊錄》《京城百藝》《無雙畢竟是家山》《多少樓台煙雨中》《聽雨樓隨筆》等。
丘樹宏: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兼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原中山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主要作品有《隱河》《以生命的名義》《長歌正酣》《思維窪地》《心的看見》《中山傳》等。曾獲《詩刊》詩歌金獎和魯迅文學藝術獎等。
張瑞田:中國作家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先後在《中國作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散文、隨筆二百餘篇。《文藝報》等報刊開設個人隨筆專欄。《百札館三記》《憂傷的野馬》《探險亞馬遜》等。
頂圖:採風團一行走進汕頭市六合產業園區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