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學研集】香港需要人才發展戰略

【學研集】香港需要人才發展戰略

責任編輯:黃鶯 2022-08-29 07:58:5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文武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出席一個科創峰會,他在致辭時表示,應該乘着香港邁進「由治及興」這個關鍵時刻,着力發展香港的創新科技事業,也應該把握時機,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匯聚香港,要「搶」人才。這句話在社會上引發共鳴,大家普遍認為,香港一直缺少人才戰略,在吸引人才方面,比大灣區的廣州、深圳等城市遜色,亦不如新加坡。香港既已明確「搶」人才的方向,就需要制定自己的人才戰略,明確目標,創造條件,吸引香港所需的高端人才。

 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國際大都會,在吸引世界頂尖人才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尤其對華人科學家具有較大吸引力。香港曾經培育出,以及從海外和內地吸引多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在香港教學、研究和生活。

 比如,香港孕育了被譽為「光纖之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而前港大校長徐立之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學家,現任港大校長張翔也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還有數學家陳繁昌、生物化學家方永平、天文學家郭新,以及醫學家何鴻超等,都是在世界上享有很高榮譽的頂尖科學家。在新一屆特區政府的管治班子內,也有孫東、盧寵茂是世界知名的科學家。

 研究經費須增加

 由此可見,香港並非不能吸引到人才,只不過所吸引來的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學院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但是,在教育和科研領域,也仍然存在吸引人才方面的不足之處,有待政府及各大學院校作出改善。比如,香港雖然有充分的學術自由,而且資訊發達,但對一部分科學家來說,香港卻存在研究經費不足,政府、院校、企業和社會對科學研究的支援不足的問題。一些有潛質的青年科學家,苦於香港缺乏實驗室等原因,不得不將相關研究搬遷到美、英或內地。

 又如,對另一些有志於教學的科學家來說,香港缺少學習科學的氛圍,優秀學生多選擇學醫;一部分科學家雖有一腔熱忱,想在香港本地培養一批從事科學研究的優秀學生,但最終因大多數學生缺乏對科學研究的熱情和興趣,而變得心灰意冷,其中一些科學家有可能轉往別處,實踐自己的理想。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政府有必要研究如何作出改善。

 另一方面,香港長期以來沒有推動科技和創新產業的發展戰略,香港的金融業、工商業發達,卻未能培育出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科技企業,也沒有銳意培育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戰略。沒有產業支撐,想要吸引人才來港,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一方面,頂尖科技人才來港後,沒有用武之地,也看不到發展的機遇和前景,不會選擇到香港發展;另一方面,政府、企業和社會整體,用在科學研究、科學教育的資源也不足夠,無法在社會上形成重視科學、重視科技人才的氛圍,也不利於吸引人才。

 要形成重視科學氛圍

 特區政府既已確定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更已瞄準全球「搶」人才的目標,就應該制定整體的人才戰略,首先必須明確香港需要發展什麼產業,需要吸納哪些方面的人才,再為吸引這些人才制定相應政策,創造良好的條件。

 國家在過去40年來,為吸引和培育科技人才,曾先後推出「百人計劃」「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從海外吸納了一批傑出人才,同時也在內地培育出大批優秀人才,取得巨大成功,為國家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現時有不少在國家科技、經濟和社會不同領域獨當一面的領軍人物,來自這些人才計劃,舉例來說,剛獲得國際模式識別領域最高獎——傅京孫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就是「百人計劃」中,從英國回流的著名科學家。

 國家的人才發展戰略中,不論是從全世界吸引人才,還是在本地培育人才,都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特區政府參考。制定好香港自己的產業發展戰略和人才戰略,再加上香港本身獨特的優勢,香港必能在全球人才競爭中,取得驕人的成就。

責任編輯:黃鶯 【學研集】香港需要人才發展戰略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