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今年至今共錄得29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涉及21男8女,當中20宗居於深水埗區。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今日(19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類鼻疽的主要感染途徑是由吸入帶有細菌的微塵造成,提醒市民「翻風落雨」後在街邊等車時戴好口罩,以免吸入塵土。此外,深水埗區議會主席覃德誠亦在電台節目表示,希望當局可以及時更新個案數字,同時擴大追蹤範圍以早日找出源頭。
曾祈殷指,本港過去20年錄得人類感染類鼻疽的個案有百多宗,惟單在今年就發現近30宗,認為情況令人關注。深水埗區短期內出現聚集式個案,但衞生署收集環境樣本均呈陰性反應,曾祈殷認為值得查找原因。
曾祈殷表示,類鼻疽細菌一般在潮濕及和暖的環境存活,比如土壤中,打風或大雨有機會揚起含細菌的泥土。要徹底殺滅類鼻疽細菌須達攝氏76度,因此亞熱帶地區有較多病例。
曾祈殷續指,感染類鼻疽的早期病徵與感冒相似,潛伏期由1日至4周不等,糖尿病、慢性腎病和肝病等長期病患者、免疫力不足人士、癌症患者及正服食抗排斥藥物或類固醇的人士等高危群組一旦受感染,病情可能急速惡化,死亡率高達40至75%。
圖源衛生署
區議員倡當局擴大追蹤範圍
覃德誠表示,衞生署昨日(18日)在講座中指仍未找到類鼻疽的確切源頭,認為當局應趁未出現大量個案及大型爆發前,擴大追蹤範圍,逐一了解患者的生活模式,從中嘗試找出生活或工作地點是否出現傳播,並公布每日或每周的新增個案數字。
他指,雖衛生署指人傳人非常罕見,並已經排除傳播與食物或產品有關,但居民仍感到不安,因應要求當局在深水埗舉辦健康講座,有助居民了解類鼻疽的感染途徑,建議加強對特定群組、比如經當接觸泥土的建築工人或街市商販的教育工作。(中通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