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央政法委、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改革辦等六個中央直屬機構的官員出席並解讀二十大報告。從發布會現場來看,在黨的二十大閉幕後,全球媒體對中國的關注度並未減弱,多名外國記者對中國下一步的發展模式、共同富裕、生態文明建設都各自提出了關切的問題。在香港商報記者看來,外國記者雖然提出的都是關乎中國發展的問題,但其實他們更加關心的是,二十大後中國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是否可以為當今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繼續注入來自中國的「穩定性」。
二十大報告有助消除疑慮增強信心
記者現場統計,在九個提問中,三個分別來自日本、美國、阿爾及利亞的外國媒體聚焦的問題值得關注。日本媒體關注中國式現代化以及中國是不是有意向把自己的發展模式輸出到國外?美國媒體關注共同富裕與公平分配,中國如何在做大蛋糕和分蛋糕中作出更好選擇?阿爾及利亞記者則關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前景。三位記者關注點雖有不同,但從側面反映,國際社會對中國模式以及中國為世界將帶來哪些切實可行的經驗做法,充滿期待。與現場外媒記者聊天發現,他們最為關注的是中國對經濟、外交等政策的最新闡述,希望能夠更多了解這些方面的訊息。
「在當前嚴峻複雜的大環境下,一些國內外朋友對中國的發展趨勢表示關切。我想這次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這些既針對當前又着眼未來的戰略舉措,一定會有助於消除疑慮、增強信心。」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就二十大報告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作介紹時如是說。
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當前世界環境下,共同富裕、公平分配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如果無法解決這一命題,全球發展也將面臨困境。共同富裕這條路怎麼走,中國一直在進行務實探索。正如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權在回答中坦言,共同富裕是全人類的夢想,但要真正實現有難度。他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以資為本,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不可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而社會主義制度是有條件、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
究竟是更快地做大經濟蛋糕,還是先確保經濟蛋糕的公平分配,在兩者都很重要的前提下,哪一個更應該被優先考慮?在江金權看來,從邏輯關係上講,應該先做蛋糕。只有做好了蛋糕,才能把蛋糕分好。所以,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這個蛋糕做大做好。他同時指出,另一方面,要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兩極分化。
「同時,共同富裕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們會堅定地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十八大以來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成功脫貧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業禮在闡述中國式現代化時亦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國不能接受兩極分化的格局。要讓全體人民都過上好日子,都有機會憑自己的能力參與現代化進程,憑自己的貢獻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不能把哪個群體甩出去不管。當然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義,更不是劫富濟貧,這裏面有一個先富後富、先富帶後富的問題。
中國主張人類文明多樣性
至於日本記者關心的「中國是不是有意向把自己的發展模式出口到國外」,孫業禮強調,中國的立場和態度是一貫的,非常明確。中國不輸入別國模式,堅決反對其他國家將自己的模式強加給中國,中國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我們說「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這是一種對人類多樣性的主張,是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交流互鑒的態度。如果國際社會願意了解借鑑中國的經驗和做法,我們會敞開心扉,客觀介紹,同時我們也誠心誠意地了解、研究、借鑑別國的經驗。
受能源危機影響,一些國家氣候政策出現「回擺」,國際社會對「雙碳」目標的實現信心減弱,中國如何有效落實生態環保政策,同樣受到外媒關注。阿爾及利亞記者關注到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發展,怎麼確保這一戰略得到有效實施?中央改革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向記者介紹了過去十年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取得的成就,亦強調二十大報告對此作出的系統部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既是中國人民的課題,也是全人類面臨的課題,我們會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也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記者 張麗娟 相銘 圖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