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德
日前,有報道揭發有私煙集團利用報攤及士多等小商販洗白私煙,將私煙包裝成「外國新品牌香煙」,裝作正貨煙出售,也就是俗稱的「老鼠煙」。
本港煙稅高昂,私煙問題一向嚴重,但近年明顯趨惡化。以往私煙的銷售渠道一般較為地下化,集中在電話下單或網上平台。這與疫情影響經濟有關,從兩飯熱潮可見,普羅大眾的確對價格都特別敏感,不法集團也趁機搶攻市場。
在疫情籠罩和線上新聞普及下,打擊了報販生意生計。個別商販為博取額外十元八塊的利潤,鋌而走險,甘願作私煙集團的幫兇,雖情有可原,但法不容情。同時,也有個別報販被不法集團哄騙利用出售私煙,無辜地淪為替罪羔羊。
買賣「老鼠煙」不單屬刑事罪行,冒上坐牢風險,且損害業界形象。久而久之,只會把消費者趕到便利店,連最後一根稻草都壓倒。報販業界因而自立「私煙舉報平台」,讓行家及消費者透過完全匿名方式提供私煙罪案情報,再轉交相關部門採取執法行動,阻止情況再惡化。
事實上,老鼠煙成分不明,不排除不法商人在製作中混雜了有毒物質。對付違法勾當,除了靠海關從源頭堵截、民間提供情報外,控煙酒辦作為《吸煙(公眾衛生)條例》的主體責任方,也須主動巡查和打擊私煙銷售活動,以及杜絕私煙的線上和線下宣傳。
私煙屢禁不止,也反映現行控煙政策有漏洞。期望政府在制訂長遠控煙政策時,避免推行再進一步刺激私煙的措施,將打擊私煙放在首位,徹底清除私煙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