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煜
今年4月份復課出現4宗學童輕生個案,5月更高達7宗,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認為,如按上述趨勢發展,擔心會有更多學童輕生,問題實在值得社會警惕。社會普遍將學童精神健康問題歸咎於疫情,但事實上早在疫情爆發之前,輕生個案已非常嚴峻。根據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的最新報告,發現2016年至2018年期間,有59人死於自殺,佔整體259宗死亡個案超過兩成,是有調查以來最嚴重的情況。由此可見,政府目前以歷奇、團隊及解難訓練促進學生的抗逆力、提高教師對精神健康的關注等措施並不能釜底抽薪地滿足學生精神健康的需要。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加強跨專業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及早識別和安排有需要學生接受專業支援」,以及「將精神健康教育資源派發至所有中小學和專上院校」,這些措施或有助提升整體精神健康的支援成效。至於考慮根本性而言,政府必須從教育體制着手,採取更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能夠有望挽救更多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學生身心俱疲 承受巨大壓力
早在2014年,香港研究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幼稚園、小學及中學學生每周平均學習時數分別約為 49.1、66.5 及 76.5 小時,甚至高於全職僱員的工作時數,並認為這是香港學生學習壓力大增的原因之一。放諸大中華區,香港學生的學習時長亦令人擔憂。有專欄作家對比上海、台灣與香港的小學一年級上課時間表,發現香港小學生須每天上9堂課,遠超上海的5至7堂和台灣的5堂。除了課時長,應試教育模式也在香港存在多年,曾任仁愛堂田家炳中學校長的戴希立過往已批評,香港的教育制度被成績壟斷一切、決定一切,「成績換成績」的概念令全人教育失去了意義,亦致使學生缺乏培養其他能力的誘因。有考生憶述同學和老師都只跟隨標準答案學習,認為學校教育只着重了考試而非追求知識。這反映香港學生從小就缺乏摸索學習意義、了解學習對人生未來發展有何價值的空間。正如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家庭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王歡所指出,學習意義感和價值的喪失也是造成學習負擔的重要方面,導致了普遍學生難以有效對學習產生獲得感、幸福感,也是他們對學習感到受壓、抗拒之源。課時長對學生帶來了體力上的折磨,而應試教育的思維,尤其是家長和學校的催谷,則讓學生承受全天候的心理負擔。因此,香港學生所面對的學習壓力,絕對超乎社會的想像。
雙減與多元發展 兩招化解壓力
2021年7月國家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回應「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的問題。在學生負擔更重的香港,政府實在不能繼續無動於衷。筆者建議,政府應急起直追,全力配合國家的雙減政策,研究減少教程、改良教學活動、削減學業操練等不同方式,以縮短學生課堂和課外學習時間。另一方面,政府亦應積極推動愉快學習思維,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價值。值得留意的是,大角咀天主教小學周德輝校長認為,愉快學習的重點不在於教學活動模式的改變,而是在於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他們為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努力。誠然,如何啟發學生學習動機不能一概而論,但政府應致力於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家長、教師和其他相關的持份者,接納和鼓勵學生不同的興趣。成年人作為下一代的引路人和同路人,必須裝備好生涯規劃技能,創造更友善空間來支持學生探索個人角色定位,而不是脅迫他們跟隨自己的選擇。尤其是「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國際創科中心等不同特殊地位,香港學生早已經不再是只有從事金融或專業服務業才能享受優厚待遇,而人生的快樂和意義亦決不是只局限在待遇的討論上,社會各界必須盡早建立鼓勵多元發展的概念。筆者建議,政府應進一步推廣生涯規劃的概念, 鼓勵具生涯規劃專業背景的培訓導師和機構,更廣泛地開辦專為教師、家長或其他「學生引路人」類型持份者而設的專業生涯規劃課程,並研究將更多相關課程納入持續進修基金。此外,政府亦可與持份者加強合作,為專業培訓機構聯絡資源,推動機構與學校、教師組織、家教會等共同舉辦更多相關講座或工作坊,持之以恒地宣揚生涯規劃,支持學生多元發展。
2016年,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發表最終報告,當中指出「結果並無顯示學生自殺的成因是源於教育制度」,讓社會失去了全面檢視、改革教育制度的空間,無法確切地減輕學童壓力、鼓勵學童愉快成長,導致此後輕生個案不減反增。時隔六年,學童輕生再次響起警號,社會各界決不能夠再刻意忽略教育制度的不足,以諱疾忌醫的態度,漠視學童以血淚發出的呼喊。筆者理解,教育制度要全面改革實在須時,但政府至少需要有踏出這一步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