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專題】同聲復同氣 同心製銅器

【專題】同聲復同氣 同心製銅器

責任編輯:副刊 2022-12-30 17:25:03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走進「炳記銅器」,時光彷彿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候,手打銅器十分流行,不論家居、商店,主要盛器均為銅製品。只是,當不鏽鋼、塑膠等物料興起,銅器逐漸被取代,香港的手製銅器店慢慢消失。只見「炳記」店內一對耄耋銅匠兄弟半坐半蹲在打銅,簡陋的布置,昏暗的燈光,散落一地的銅器,與時代格格不入,時間在「炳記」凝住了。

 「炳記銅器」位於油麻地。開放式的門面,內裏沒有冷氣,只有一把吊扇置於天花中央,室內燈光微弱,一件件銅器暗啞地瑟縮在古舊的玻璃櫃內。地上兩旁放滿待維修的銅器,工具散滿一地,僅餘一條約兩個人闊的通道。

兩位白髮蒼蒼的八旬師傅,是對親兄弟。哥哥陸樹才坐在店外利用日光照明,燒製焊接銅器,弟弟陸強才弓身坐在店內拿着鐵錘打銅,「噹噹噹……」記者在街外已可聽見響亮的敲打聲。

DSC00670.JPG

「炳記銅器」屹立油麻地逾半世紀,是香港絕無僅有的手製銅器店。

店內散落不同形狀的錘,供打銅用。

 從學藝到出師

 陸氏兄弟是「炳記」第二代傳人,在店內朝夕相對數十載。哥哥主力畫圖、出樣板、燒焊等,弟弟負責打銅。哥哥有點耳背,主要由弟弟回答記者提問,陸樹才偶爾才答上一兩句。

 「爸爸陸炳創立『炳記』逾80年,我倆小學畢業就跟他學藝。那時沒想過要子承父業,只因讀書不成,為有一技傍身,於是入行。」陸強才回想當年學打銅,純粹為糊口,典型的舊時代社會觀念。想不到一學一打,就是60多年。兩兄弟是香港碩果僅存的銅匠,見證同行相繼退休,經歷了銅業由盛至衰的過程。

 「當年學藝,也是『打下手』,從頭學起。從製作零部件開始,學半年才懂做『水勺』,那是最簡單的銅器,當年家家戶戶必備。」所謂「千錘百煉方成器」,一塊銅片要歷經無數次鍛打,還要通過熔鑄、切割、焊接等繁複工序才能成器。陸強才說這一行是慢工出細活,耐性、心思、體力缺一不可。缺乏耐性,無法做好作品;不夠心思,難成器物;沒有體力,不能把銅打好。只見一旁的陸樹才蹲坐在小木櫈上,做着重複的燒製動作,筆者才意會到「耐性、心思、體力」的意思。再看兩位師傅的手,很是粗糙,因長時間坐着彎腰打銅,站直時背部仍是微隆,厚實的肩膀及粗壯手臂,是長期用錘的佐證。

常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陸強才(左)和陸樹才(右)兩兄弟年過八十仍日復日工作,讓記者不得不敬佩二人對保存手藝的「銅心」。

 從手製到機制

 店舖雖舊,但客人絡繹不絕。記者見有人帶舊銅器來維修,也有人來買銅煲。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香港日用品以銅製為主,銅煲導熱效果佳,煮食火候十足,且經久耐用。

 「六十至八十年代,銅製品最盛行,當時香港工業起飛,手做銅器除在本地銷售,也出口至美加等地。高峰時期香港有百多位銅匠。」後來不鏽鋼等器具湧現,逐漸取代銅製品。現時可見的銅器多為廟宇拜神用品,或舊式涼茶舖的葫蘆涼茶鼎。

 「九十年代,涼茶舖開滿街,那時經常要做涼茶鼎,由於體積龐大,一般要半個多月才製成。」昔日銅鼎是重要的涼茶保溫器皿,葫蘆鼎更因而成為涼茶舖的招牌,只要遠遠看到散發啞光的銅鼎,便知道那是涼茶舖。

 記者見店內有一個半人高的葫蘆鼎,便問陸強才是否正在做涼茶鼎,他卻耍手搖頭說現在不再做了,一來年紀大體力不足,二來原材料貴,地上的葫蘆鼎只是待維修。他補充,近年舊式涼茶舖少了,新式涼茶店不再用銅鼎,本地還有銅鼎的涼茶舖已寥寥可數,只能在百寶堂、雷生春等老字號才看到陸師傅親手做的葫蘆鼎。那一個時代符號,已逐漸被人遺忘。

 八十年代香港工業北移,手製銅器不夠機器製的速度快、價格低,亦令這個行業步入式微。陸強才說,本地銅片原料店由近20間,到現在只剩一兩間,和銅匠一樣逐漸消失。

 「現時大多數銅片的質地不夠以前軟身,因為針對機器裁剪而造,加深了工匠的製作難度。」由於原材料貴,手打銅器亦不便宜。幸好仍有客人賞識這門手藝,「手製、機制各有各好,機器製作無疑完美,外表光滑,手製銅器卻蘊藏了匠心,那些敲打痕跡更是獨一無二。現在有人來訂造銅器,總會問『是否人手做的?』還會要求我們刻上招牌。」說時陸師傅臉上泛起自豪的笑容。

08.JPG

店內的葫蘆鼎是雷生春送來維修的。陸強才表示,這些手做涼茶鼎是爛一個少一個。

 從涼茶到咖啡 

 現代人少飲涼茶,多飲咖啡,兩老沒有因循守舊,反而開始製作銅咖啡壺。「之前有人拿來日本咖啡壺照片,問能否照樣製作,我就說製作器皿是一理通百理明的。」此時哥哥將一張咖啡壺的參考圖樣遞到記者面前,兩兄弟之間的交流縱不多,卻有種不言而喻的默契。

 「炳記」做的咖啡壺,壺身採用紅銅,壺嘴及壺柄用黃銅,陸強才介紹紅銅軟身,有助保持鹽味,黃銅較硬,適合「粗用」。陸強才說得輕描淡寫,但記者從那張寫滿筆記的圖樣上,可以推測若沒有多年技術和經驗揣摩加工,單憑一張照片不可能做出那樣的成品。

 陸強才續指,近年多了客人拿照片來要求按圖訂製,包括他們沒有做過的產品類型,「近年流行六角錘紋,有客人要求銅器有錘打痕跡,表面要凹凹凸凸,花費的工夫更多。由此我們發現,有錘紋的銅器若跌凹了,復原會比光滑的更易。」兩老的匠心獨運,令新造銅器多了一絲潮流玩味。

02.JPG

銅製手沖咖啡壺的圖樣上畫滿陸師傅的筆記。

六角錘紋是近年流行的紋樣,陸師傅說現時有不少客人要求訂製。

 從守藝到守情

 兩位陸師傅,弟弟80歲,哥哥已經86歲,儘管體力遠不及年輕時,依然坐在店內使勁打銅片,每天如常。二人早已過退休年齡,為何還守在老店?原因離不開一個「情」字。「父親從內地來港,認為要有一門手藝傍身,於是向老鄉學打銅,他說學藝過程很辛苦,自然想將手藝延續下去。『炳記』六十年代尾搬到現址,一晃就60年。幸好店舖是自置物業,否則早就結業了。」

 陸強才強調,店舖是父親留下的,兄弟雖沒有明言要扛起子承父業的擔子,但過去數十年所做的已說明一切。網上流傳兩位銅匠年底退休,陸強才澄清,仍有不少預訂器物未完工,只要身體許可,還會繼續工作:「創業難,守業更難。如果得我一人是難以經營下去的。還好我兩兄弟同聲同氣,早就有同進同退的共識。」弟弟將視線轉向埋首工作的陸樹才,二人目光接上,但見哥哥輕輕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哥哥陸樹才彎着腰蹲坐小木櫈上,專注於手上的工作。

店內的銅器大多已被客人買走,只剩下銅製花瓶和一些銅製的拜神用品,客人想購買只能預訂。

 現代思維與工匠精神相悖

 香港人一窩蜂的威力,不容小覷。當網上傳言「炳記」即將光榮結業,不少網民大感可惜,均希望在兩位陸師傅退休前找二人親手製作銅器留為紀念,因而令店舖訂單突然增多。

 記者環顧店內多時,只見兩位老師傅在幹活,卻不見其他職員。問到兩老為何不找多些人來分擔工作,或招攬學徒,既可減輕負擔,也可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陸強才坦言,他們並非不願意收徒授教,而是這門手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學得來,而且很辛苦:「曾經有人來跟我們學藝,學沒幾天就說沒有興趣走了。銅器製作起步慢,至少要學習4年才滿師,沒有多少年輕人有這耐性。」

 即使是學滿師,也未必能獨當一面,更不代表能打出精美的銅器。陸強才隨手拿出一個水煲解釋工序難度。「水煲外表看似簡單,但壺嘴在塑形時須格外花費時間和心思,要慢慢將其製成彎曲狀,打磨完後再與壺身焊接在一起。我倆上午10時開店、約下午5時收舖,一日最多只能完成10個壺嘴。水煲壺口的工藝也很講究,採用流線型、有層次的設計,完成這樣一個水壺,少說也要三天時間。」據陸強才介紹,該壺型為傳統茶樓陸羽茶室的同款,既是水煲也是茶壺,大大的壺身用來盛熱水實用不過。然而現在茶樓多已改用熱水櫃,客人訂造銅水煲,只為留念。

 政府漠視工藝傳承

 陸強才認為,有很多技術工種相比銅器製作入門快、人工高,他不奇怪何以現今沒有年輕人願意接手傳承。再加上香港工業萎縮,政府不及外國般重視工匠,無論那門手藝有多好,終將要面臨失傳的厄運。他歎氣說,倘若政府能多加重視,提供適當資助,鼓勵工匠傳授、市民學習技藝,傳統手藝或能長久傳承。可惜,現代人一味追求快捷方便,恰與工匠精神相悖,或許這才是手製銅器終有一日會被淘汰的原因。 (記者:Janice 攝影:馮俊文)

陸強才擅長製作水煲,他說壺嘴是最難做的一部分。

DSC00420.JPG

銅片的質地較以往硬,進行裁剪、切割等工序要更花氣力。


責任編輯:副刊 【專題】同聲復同氣 同心製銅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