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李秀恒
1月12日,美國公布2022年12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長6.5%,為去年年中達到峰值以來連續第6個月放緩;且環比較前一個月下跌0.1%,錄得2020年5月以來的首次按月下跌。通脹數字的下降讓市場普遍感到樂觀,甚至已有聲音呼籲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在年中「由鷹轉鴿」,美元指數應聲下跌,美股亦走強。然而,筆者認為市場不宜過分樂觀,利率轉向更是言之尚早。
通脹未完全回落
首先,雖然本次公布的CPI數值為年增6.5%,符合市場預期,然而須要留意的是,年增長的基礎值為2021年12月的通脹率,當時已經處於7%的較高水平;而環比下跌0.1%,表示2022年最後兩個月的物價水平相若,而前值的年增率為7.1%。因此,長期較高的通脹率雖然讓CPI數值看起來不再「驚悚」,但物價水平仍然遠遠超出正常範圍。
其次,本次CPI的環比下降,主要得益於能源成本的下降——汽油成本下降了9.4%,抵銷了住房及食品價格的輕微上漲。然而,隨着OPEC+維持減產決定,及中國內地近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並於1月8日重新「打開國門」,國際油價料將由於供給端減產及需求量突然的上升而短期內上漲,而這當然亦會影響美國國內的能源成本。同時,根據普遍預測,中國內地的產能將會在農曆新年後開始逐步恢復,並於第二季左右重拾大部分產能,這對鋼鐵、石油等工業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亦會有推動效應。美國目前的頁岩油開採成本仍相對較高,無法「獨善其身」保持較低的能源價格。
此外,聯儲局是否會減緩加息幅度甚或提前結束加息周期,很大程度上仍須看就業市場的表現。根據美國勞工部同時公布的初請失業金人數,錄得人數為20.5萬,低於預期的21.5萬,顯示勞動力市場依然強勁。一邊廂,多家大型企業卻相繼裁員,沃爾瑪、科技巨企、花旗銀行、高盛集團等作為對宏觀經濟最敏感的前線機構,都對經濟前景持有較為保守的態度;另一邊廂,就業市場的火熱讓部分行業的僱主不斷增加薪酬吸引員工,致使美國勞動力結構問題更顯嚴重。
高息環境或持續
鑑於以上種種因素,聯儲局的加息步伐不會輕易放緩。而即使物價真的回到溫和通脹的水平,聯儲局重新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仍有可能考慮保持高息環境,以應對全球去美元化的進程。
過去一年,美國國債的兩大持有國日本及中國紛紛拋售美債,分別從1.3萬億美元及1.1萬億美元減持1.1萬億美元和8700億美元;其他十數個美債主要海外持有者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拋售。
而在美元方面,雖然2022年的俄烏戰爭讓國際熱錢紛紛回流美國,催谷美元屢創新高,但全球不少經濟體已經尋求更多元化、更有抗打擊韌性的貨幣儲備體系。因此,聯儲局可能會為防止短期內劇烈的美元貶值及美債拋售,而通過相對較高的利率水平保持美元美債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