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早前在其8號展廳舉辦了「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第二期展覽,展出的15 件國寶均為國家一級文物。本報特邀曾被聘為佳士得香港中國書畫部專家、香港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哲學博士蕭芬琪為讀者一一講解該展覽的書畫作品。是次介紹的是盧楞伽所繪製的《六尊者像(宋臨本)》,是中國佛教畫的經典之作。
主持人蕭芬琪為中國美協會員、廣東省嶺東美術館總館長。
羅漢題材的作品在唐代初中期還未廣泛流行,十八羅漢中的十七、十八降龍及伏虎尊者更是晚至宋代才出現。此冊各開中的「盧楞迦進」款墨色浮垢,為後人所添加。畫作雖為臨摹本,依然體現了盧楞迦「鐵線描」的風格,更是研究此類羅漢圖像傳播及變遷的寶貴材料。
中國傳統僧佛造像裏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以出家僧人為原型的羅漢形象。傳說羅漢造形最初是由天竺引入東土,東晉戴逵為中國首作羅漢像,後繼隋朝來華的天竺僧跋摩、唐朝的盧楞伽,前蜀貫休等人造羅漢多有天竺梵像樣式,後來才逐漸中國化。
其中的盧楞伽,唐朝長安人。曾經跟隨著名畫家吳道子學畫。其畫風細緻,咫尺之間能畫得山水遼闊,形象精備。尤擅佛像、經變,畫過許多壁畫。
盧楞伽作品《六尊者像(宋臨本)》局部。
盧楞伽作品《六尊者像(宋臨本)》局部。
此畫線條流暢細勁,人物的神情與動態均刻畫得相當生動,富有情味;色彩不多,但光彩奪目,部分地方以淡墨賦染。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其對家具器物的精心描繪。
作者採用遊絲描勾畫人物,特色鮮明,線描流暢,具有較強的力度與柔韌性,動感強烈,設色濃豔,藝術水準高。人物具有氣勢、超塵脫俗,顯示出早期佛教人物威嚴尊貴而又帶有世俗化的特點。《六尊者像》的創作技法比較古老,人物形象塑造略帶誇張,顯示了道釋人物畫自唐、五代至宋發展的特色。 (記者:Janice 圖片:崔俊良)
盧楞伽作品《六尊者像(宋臨本)》局部。
盧楞伽作品《六尊者像(宋臨本)》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