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作為吸引港澳青年到內地城市創新創業、安居樂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在打造創新創業孵化平台載體、建立港澳與內地青年交流融合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少問題也開始顯現。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中國波頓集團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王明凡在今年兩會中帶來了一條《關於高水平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推進「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指出目前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仍需更為科學的規劃。
雙創基地同質競爭明顯 不利健康發展
王明凡認為,目前一些地區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存在的問題中,首先是不少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同質競爭明顯,各地對於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力量較為分散,執行主體相互溝通不夠,甚至出現不同部門資源爭搶等問題,這不利於整體推進港澳青年來內地創業、就業的戰略。
其二是一些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考核指標過於量化乃至僵化,考核方式繁瑣,沒有充分考量各個基地的發展特點和優勢。此類一刀切、較為機械的評估模式,將不利於為雙創基地提供健康良好的發展環境。
其三,許多港澳青年雖然對內地的發展持樂觀態度,但真正前往內地創業、就業的港澳人數並沒有顯著提升。從調研結果來看,香港中高端青年普遍首選赴歐美發展,澳門青年則較易滿足於高福利待遇而留在澳門,聯通港澳青年到內地發展還剩「最後一公里」。
其四,港澳青年在內地看似享有「超國民」待遇,但許多真正的需求其實並沒有得到滿足,在許多方面的權益不及內地居民。同時,如果政府、智庫、媒體等沒有正常疏導,優惠政策極易引發內地青年的不滿情緒,反而激化了矛盾,阻礙了港澳人心回歸的工作。
冀優化頂層設計 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
因此,王明凡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優化頂層設計,成立工作小組,統籌推進「一國兩制」實踐高質量發展。當前,包括各地的統戰、團委等多個部門都在參與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工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發揮所長,但從調研成效來看,容易出現利益主體表達和博弈能力不均衡的局面,不利於基地建設。因此,建議由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港澳辦、共青團中央、香港中聯辦、澳門中聯辦等部門共同牽頭成立「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工作小組」,從頂層設計上做好真正的統籌謀劃、協調推動、督辦落實,並形成整個內地上下聯動、各方協同的工作體系,合力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的建設,引導更多港澳青年肩負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歷史使命。
第二, 完善基地建設模式,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引導基地往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通過開展創新創業痛點堵點疏解行動,引導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樹立正確發展模式,持續深化雙創基地的側結構性改革,以專業化供給引導高質量需求,通過精細化、集約化運營管理,優化資源配置。例如,繼續支持建設香港科技園成為生物醫藥和電子傳感等行業的高地;引導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成為智能硬件和流動互聯網等方向的樣板;培育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成為新能源新材料和半導體等領域的精品等。
第三, 充分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到基地建設,實現粵港澳創新創業資源全面對接。幫助港澳青年認識國家和融入國家發展刻不容緩,各界應當團結奮鬥展現新作為,在有能力負擔的前提下為基地的建設創造便利條件。實際上,民間力量參與港澳青年基地建設更加「接地氣」,也更加市場化和專業化。希望相關單位推進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引導能效不強的官方背景基地盡快退出,並將資源傾注至優秀的民營基地當中。同時,加強輿論引導,使內地青年群眾清晰地認識到給予港澳創業者一定時限、一定範圍、一定程度的特殊扶持不會引發較大社會影響,並要講好中國故事,團結廣大港澳青年,助力其成長為國家所需、港澳所需的強國人才。(記者 伍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