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獅子山下》50餘載精神未泯 八旬「播音王子」黃華麒 心繫傳媒前途

《獅子山下》50餘載精神未泯 八旬「播音王子」黃華麒 心繫傳媒前途

責任編輯:副刊 2023-03-22 19:05:37 來源:香港商報副刊

    (記者:黃鳳鳴)香港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獅子山下》,1972年首播至今超過50載,當年擔任監製和導演的青年才俊黃華麒,如今已逾80歲。人生如戲,永不謝幕。黃華麒接受本報採訪,在澳門大潭山下講述了香港獅子山下的人生經歷。

    (一)生活艱辛,壯志未酬,總算歡笑多於唏噓

    上世紀50年代,年幼的黃華麒跟隨父母到了香港。「在那個年代,大家的生活都很艱苦。父母雖然是大學畢業生,在內地有不錯的工作,但到了這裏,就是要咬緊牙關,做泥工,做工廠,甚至要撿垃圾。」

    「我們住在紅磡非法搭建的木屋,居住環境惡劣。一下大雨時,床就是孤島,一家人就在床上,旁邊是黑色的坑渠水,浸至床邊,無法下床,要等水退後才可以下床。同時也飽受飢餓之苦,吃了上頓沒下頓。我站在街頭,看看有沒有相熟的人經過,向他借錢,或者請求幫助。」黃華麒對年幼的生活環境記憶深刻。

    讀小學時,黃華麒去做非法童工,在膠鞋廠黏膠鞋底;有時也去撿垃圾。「那時是朝鮮戰爭時期,一口釘、一個玻璃瓶也很值錢,因為製造武器需要金屬。我記得最清楚就是到街頭撿垃圾,撿鐵釘。撿到的話,可以買一個麵包。最辛苦的是到觀塘的垃圾池,因那是填海區。垃圾裏有很多寶藏,你會發現很多銅銅鐵鐵,甚至有人撿到首飾。不過,環境臭氣薰天,夏天的時候,走進去,一聞就要暈倒。也有些人很勇敢,與我年紀相仿,挖垃圾挖出一個深坑,黑水浸至腰間,在那裏篩選出金屬。所以,大家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磨練出來。」

    黃華麒回憶起小時候「錯過」的一次機遇:因中學時住在擁擠嘈雜的牛頭角,他經常走到安靜的地方去看書,這引起了教堂的一位美國神父的注意,神父愛惜這位用功的孩子,並許諾「只要你先去領洗,成為兼職天主教徒,我可保送你去美國讀書10年,至到醫學博士畢業為止」。

    「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我不能騙你、騙上帝、騙自己。」黃華麒居然拒絕了。要知道,在當時這種艱難歲月下,這是一個多麼難逢難遇的改變命運的機會。但黃華麒於香港大學畢業時,美國神父卻誇他:「你做得對。」

    黃華麒猶記得做小販的時候,在街邊炸油角,突然有人喊了一聲「走鬼」,大家都拿着自己賣的東西逃跑,他當時年幼走得慢,攤檔一下子被警員踢翻,血本無歸。但奇怪的是,他回頭一望,有幾個攤主紋絲不動,淡淡定定繼續做生意,警員視若無睹,他後來才明白,這是當時很普遍的「派鬼」。

    中學、大學,黃華麒都是半工半讀,自己要賺學費幫補家用,全家都咬緊牙關努力生計。「我到今天仍然很感激父母,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們不斷鼓勵我,一定要讀書,讀到大學畢業,盡量多讀書。」

    他大學畢業後到香港廣播電台(今香港電台),一邊工作,一邊還債。從此,日子慢慢地好起來。

    (二)創作素材,源於周遭,潛心發掘民生世態

    黃華麒幼年時擺攤遇到「走鬼」、「派鬼」,讓他印象深刻並思考:為什麼社會這樣不公平?他慢慢了解這叫「貪污」。所以,通過這些對生活的感受積累,後來通通在《獅子山下》節目裏反映來。

    「我當時不敢說《獅子山下》是代表什麼精神,我只是想真實地反映那個年代的人,反映大家努力向上,互相扶持,逆境自強的那種狀況。我們當時就是想盡心盡力描寫社會各種民生問題,說真話,不偏不倚。吸毒、青年人的問題、父母對子女錯誤的管教方式、政府做得好不好等,我們一樣批評,一樣反映來,所以那種持平、公正、說良心話的精神,在我後來看來,也應是獅子山下的精神。」

    上世紀70年代,由影星曾江出演的《祖母的祈禱》,源於真人真事,有黃華麒幼時惡劣生活環境的影子,後來黃華麒還拍了吸毒者、青年犯、離家出走並墮落風塵的少女,買不起校服的苦學生,小女孩捨身救人葬身在火海中,都是基於原型。

    「半個世紀的影、視、播生涯,我領略到傳播媒體的重要使命及影響力。媒體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文化,是軟實力的部分,它可以移風易俗,帶領潮流。我的出道和成長,以香港電台和廉政公署的磨練使我得着最多。」

    2005年,黃華麒在北京視聽縱橫時,還拍了2004年西班牙燒鞋事件的紀錄片。溫州老闆憑着現代化的機器和優良的管理將中國製造的鞋銷往國外,卻引發當地商家對華商心懷恨意。陳九松在國外受挫,欲回國東山再起又沒有足夠資本,與此同時,康奈集團總裁鄭秀康一心想創造世界名牌,堅守國外市場。影片用這兩條線索,平行交叉講述中國鞋製造的高品質與低價格的兩極現狀,進而透視中國鞋業內幕,並由此羅列中國製造的發展過程。

    「2009年我任香港廣播處長時,我拍板並帶領同事製作了《功夫傳奇》。同事走進內地名山大川,尋找遁世高手,他們武功高強,潛心修練,卻鮮有人知。同事親自去拜訪,誠意說服他們上鏡,結果收視率相當高。」

    (三)獵頭垂青,轉戰多處,命運由天亦由人

    或許「是金子始終會發光」。黃華麒本來按平時的節奏工作生活,卻被其他部門或獵頭公司垂青,事業隨之有了變化。

    「1974年底,廉政公署每天打電話來,不停邀請我跳槽。反貪污是我覺得最迫切要做、值得做的工作,所以《獅子山下》走到高峰的時候,我也放下了它,投奔廉政公署肅貪倡廉的工作。」

    1999年,獵頭公司突然找到黃華麒,新加坡新傳媒聘請行政總裁,負責電視電影製作。黃華麒說有興趣,去面試了三次,結果被取錄了。所以他轉戰去了新加坡。黃華麒後來在北京視聽縱橫那幾年開創了新天地,也做得頗為開心,做到第四年即2007年,有獵頭公司又找上門:「香港電台招聘廣播處長,你有沒有興趣?」

    「當時我在北京,看着獵頭遞過來的招聘廣告,我第一反應說這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我當時已經65歲了,香港公務員60歲退休,況且我離開香港10多年,不知道香港電台的發展變化,所以就回絕說不必考慮了。」獵頭竟然堅持,說:「黃先生,你有很強的資歷,你應該嘗試一下。」

    「這樣吧,我就不花費什麼工夫了,你幫我填表,如果成功,我會多謝你,但我不相信有什麼可能。」結果獵頭幫忙報名、處理所有要做的文書工作。不久,黃華麒得到通知回香港面試。

    「大家都可能記得那次招聘引起很多風波,又說要降低學歷請處長,又說為什麼不內部直升而要空降,香港電台內外都有很多不同意見。我也在這個風浪中空降下去。」最終,超齡的黃華麒被破格錄取,從2008年8月起擔任廣播處長,至2011年2月約滿離職。

    (四)人生高光,亦有遺憾,有歡喜亦常有淚

    上世紀60年代,是香港播音界的黃金時代。「大家很嚮往收音機廣播出來的節目,聽眾很熱情,忠於自己的偶像。我播到第二年,竟然有播音迷追隨我,而且稱我為『播音王子』,這是很高興的事。」

    「我每天都收到大疊聽眾的信。那些信中,有文采相當好的。讓我畢生難忘的一封信,裏面一個字都沒有,全是嘴唇印。哈哈。是一個很浪漫的播音迷寄給我的。」

    「此外,工作間中會有人為當紅的播音員煲湯,在播音室門外等候,讓你潤喉、滋補,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份很有滿足感的工作。」

    說到黃華麒的威水史,不得不提到曾創下高收視紀錄的《獅子山下》。「70年代初,那是黑白、15分鐘的節目。1974年,乘機將《獅子山下》變成30分鐘的彩色節目。一轉彩色,一播出,就取得破紀錄的收視。到今時今日,你也很難找到75%市民同時收看同一個節目。」作為監製和導演,他寫下了「香江不朽名句」。

    黃華麒在甄選影視題材上,顯然有其獨特的眼光和敏銳力。2000年到新加坡星霖電影任主席時,拍板拍攝了電影《小孩不笨》。這是新加坡第一部本土製作的電影,而且能夠走出國門,分銷全世界。

    此外,2004至2007年,他在北京視聽縱橫電視製作公司任總裁時,與探索頻道(Discovery)、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法國5台(France 5)及AVRO等合作。製作了高質素紀錄片,講述中國故事,且在全世界九十多個國家及地區播映。這些片子包括:《中國的荷里活》、《溫州鞋》、《望子成龍》等。

    在事業生涯中,黃華麒認為此事是值得一提、頗有價值的事:其擔任香港廣播處長、香港電台台長期間,改良問責管治,提升節目製作水平,旨在提供客觀、持平、準確的公共廣播服務。2019年香港政府確認香港電台為香港的公共廣播機構,解決了糾纏20多年的電台前途問題。香港政府又調撥資源予香港電台開設3個新數碼頻道及擬興建新廣播大廈。

    迄今為止,黃華麒始終認為,香港電台成為香港的公共廣播機構,與政府簽了約章保證了編輯自主,但仍然是政府機構;財政、營運經費由政府負責。這是相當理想的結果。

    另外,在廉政公署任職總宣傳主任期間,黃華麒權充「開荒牛」,在消除大眾對反貪的疑慮及鼓勵大眾舉報貪污技巧上花心思,設計了一些朗朗上口、簡單有力、一針見血的口號,上口入心,流行了幾十年。

    正如:「貪污傷天害理,有道理變無道理,輪到你都唔到你,有才幹亦無碇企, 叫冤枉時鬼睬你」、「我日捱夜捱搵兩餐,你還在乞兒兜揦飯食!我要親身去廉署告你」、「舉報貪污,堂堂正正,廉署保密,密密實實」等等。

    廉政公署的不少案件是因一時貪念而抱憾終生,令人感慨。將這些實案改編為電視劇最能感動人心,正合適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當時在廉署提出改編劇集卻並非一帆風順,也是壓力重重。

    當時大家擔憂的是:當事人會不會告你毀謗?廉署查案細節公諸於眾是否適當?黃華麒團隊要做很多工夫說服同事,又去請教律政司應該怎樣做,最後在法、理、情兼顧下,於1975年拍成了《靜默的革命》。幸虧此舉成功破冰,將真實的案件改編成很好的劇集,大家建立了互信。

    「初期我們只拍一些小案件,慢慢地廉政公署放手將大案給我們拍,所以後來接手的,包括導演許鞍華、林德祿都拍攝了很多大案。」黃華麒於1990年重返廉政公署時,拍了《廉政先鋒》。他發現,將實案改編放鬆了很多,題材選擇自由了,很多大案都可以用,而且戲劇性更濃厚,電視台也很願意播放。廉政公署將實案改編的劇集流傳至今。

    上世紀80年代於廉政公署離職後,黃華麒追求創作的自由去拍電影,那個年代的電影業相當興旺。十多年間他拍攝了多部每年十大賣座的電影:《出籠》、《拍拖更》、《林亞珍 ll》、《交叉零旦》、《最佳女婿》、《異鄉故事》等。

    事業高光,亦有遺憾。當筆者問:「你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一部?」黃華麒說:「暫時沒有最滿意的,希望是下一部。」

    黃華麒說起他的另一遺憾是:為事業拼搏之時,少了時間陪伴家人。父母、太太、孩子都是他生命中重要的角色,最忙碌的時候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不能兼顧到家庭。另外,2010年他的心臟裝了5個支架,由此須更加注意健康問題。

    (五)指引後代,發揮光熱,鼓勵創新無畏無懼

    如今,黃華麒一兒一女已各自獨立,他當上了外公,太太常伴左右,可享受天倫之樂。

    年過八旬,黃華麒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呢?「我沒有什麼高深理論,就是想把畢生經驗濃縮昇華,用生動有趣的實例講述給下一代,分析機遇和危機,幫其指引少走彎路。」

    2023年2至3月,黃華麒在澳門科技大學開設了4期課堂:「創新路 從本土走到國際」、「創意哪裏來?」、「講好你的故事」、「傳媒管理」。為了在大學講課,黃華麒努力提升自己普通話的水平,對他而言,這個難度不小,他生怕學生聽不懂。

    訪問在澳門科技大學的校園餐廳進行,黃華麒和筆者邊吃邊聊,他點了一碗日本拉麵,筆者要了一份隆江豬腳飯。筆者一口氣吃完了,黃華麒只吃了一半。他說:「個子小,飯量也小,吃不了多少啊!」

    飯間,他說:「我印象最深的三位藝人:一位是周潤發,從無綫培訓班到出名之後,一直很謙遜和氣;一位是曾江,同我好齊心同德;一位是周星馳,他是個叻仔,有上進心,別的演員在休息聊天,他卻在研究劇本,和導演探討換個表情換句台詞是否更妥。」

    談到創作時,他主張:創作者多採風、多些生活體驗,從生活中來、往生活中去,在生活中保持好奇、關心、愛心、同情心。同時故事應有主旨,也要有個性化的主要人物才構建故事橋段。

    他說:「互聯網的衝擊下,傳媒發生了變化。但各種傳播平台仍然需要好的內容,內容為王不會過時。」他說:「未來10年國際形勢複雜,中國人要堅強地面對。」

    他續說:「與我同輩的那些老友,比如:曾江、良鳴、Uncle Ray (郭利民)、陳浩才、鍾偉明、顧嘉煇……一個個去世了,只剩下小弟我了。」

    他還說:「我和太太商量好了,死後不要佔地方設個墳墓,骨灰直接撒到海裏,所以也不會有什麼墓誌銘。但如果要我自己用幾句話來概括我的一生,我希望是:『歷經磨練、忠誠可信、勇於創新、屢創佳績。』」

 mmexport1679308439267.jpg

黃華麒與太太上世紀70年代拍攝於香港。

 mmexport1679308442171.jpg

黃華麒與太太2016年拍攝於鳳凰古城。

 001.jpg

2023年3月,黃華麒在澳門科技大學講課。

 mmexport1679308448178.jpg 

黃華麒(右)於2023年3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mmexport1679308452406.jpg

香港演員覃恩美(右)於2023年3月到澳科大聽黃華麒的演講。

 mmexport1679308456035.jpg

覃恩美於1974年拍攝《獅子山下 別後》時只有19歲,是黃華麒在路邊「撿來」的女主角。

    黃華麒簡介

    1942年出生於廣州,幼時跟隨父母作為新移民到了香港。中學就讀香港聖保羅書院,24歲畢業於香港大學地理學系。

    1966—1975年,在香港廣播電台(今香港電台)任職節目主任、新聞報播員、實地評述員、主持人、監製等職務,被稱為「播音王子」。開創電視部之後,其監製及導演的《獅子山下》系列成為全港收視最高節目。

    1975—1976年,借調至廉政公署,擔任總宣傳主任。

    1977—1990年,成為獨立電影製作人,監製及執導15部影片,包括數部當年票房十大賣座之作,如:《出籠》、《拍拖更》、《林亞珍 ll》、《交叉零旦》、《最佳女婿》、《異鄉故事》等

    1999年,在亞視擔任高級副總裁。

    2000—2003年,擔任新加坡新傳媒製作(MediaCorp Studios)行政總裁、星霖電影(Raintree Pictures)主席、新傳媒音樂(MediaCorp Music)主席。新傳媒子公司星霖電影製作作品包括:《公元2000》、《向左轉,向右轉》、《小孩不笨》等。

    2004—2007,北京視聽縱橫電視傳媒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與探索頻道(Discovery)、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法國5台(France 5)及AVRO等合作。製作高質素紀錄片,講述中國故事,在全世界九十多個國家及地區播映。

    2008—2011年,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播處長、香港電台總台長、總編輯。

 

責任編輯:副刊 《獅子山下》50餘載精神未泯 八旬「播音王子」黃華麒 心繫傳媒前途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