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於3月25日-27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本屆論壇以「經濟復蘇:機遇與合作」為主題,圍繞經濟穩健復蘇、高水平對外開放、產業鏈韌性、綠色低碳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
在25日經濟峰會上,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接受記者採訪表示,「今年5%的經濟增長目標沒問題,基於短期內消費和投資都在恢復。當前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即使不算是『報復性』恢復, 企業也都在努力彌補此前的損失。但更重要的是中長期增長,投資需要靠信心,尤其是民營企業的信心。」
海聞表示,現在大力加強科技創新、AI、自動化等,將來就業會成為重要問題,民營企業所創造的就業機會非常重要。「市場上需要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樣的投資才是有效的。誰更了解消費者?誰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收入?答案都是民營企業。越到經濟發達的時候,越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時候,越要靠市場,越要靠民營企業。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要從根本解決的問題。」
如何進一步增加民營企業信心?海聞表示,「需要法律、行業准入、營商環境等方面的進一步完善,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行為,對民營企業的信心恢復而言非常重要。」
可設置彈性退休制度 提高老年人勞動參與率
海聞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中國平均預期壽命與很多發達國家已經比較接近,但老年就業率相差有點大。發達國家60-64歲人口的就業率超過55%,而中國為26.9%;發達國家65-70歲人口的就業率約為20%-30%,而中國約為18%,其中城市只有4%,鄉村則高達27%。對於國內外和城鄉間老年人就業率的巨大差距,海聞認為這並非是老年人身體原因所致,而是現行退休制度導致的。
「現在一方面怕勞動力不足,催生孩子,另一方面沒有很好地發揮老年人的作用,一刀切地退休。」海聞認為,不能只將老年人口視為負擔,可以讓有意願並且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繼續參與工作,一方面能提高收入,另一方面也保持了社交,有益於身心健康。他認為,60-70歲的很多退休人員是很具有工作潛力的,可以進行挖掘。
「我們當前的退休年齡還停留在工業革命時代,當時工業主要從事煤礦、鋼鐵、紡織等體力勞動,且人均壽命只有60多歲。現在人均壽命都快80了,主流的又是服務業,很多老年人是有工作意願的,身體也是能勝任的。」海聞建議,要設置彈性退休制度,不必按年齡強制所有人一律按時退休,可以給企事業單位和老年人雙方自願選擇的機會,對於有意願的老年人還應該提供一段時間的工作機會,提高老年人的勞動參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