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縣廉橋文化廣場東南側,有一座建於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老石橋,名叫博濟橋,是過去北通東昌、南達壽張、東去張秋的必經之路。可因橋南西數第二塊欄板上雕有一幅「石牛拉石車」的畫面,當地的老百姓於是稱它為「石牛拉石車」橋。「石牛拉石車」石刻正式名稱為「石牛流芳」,這裏面還有一個感人至深的動人故事。
明萬曆年間,笪公笪一順來陽谷任縣丞,駕一牛車來到陽谷。在任數年,清廉儉樸,政有惠德。卸任之日,牛生下一犢,亦留在陽谷不復帶去。笪公說:小擰≠是在陽谷生的,吃的是陽谷的草料,應該是陽谷的財產,我怎麼能據為私有呢?兩袖清風,一車簡素,感人至深,使陽穀人不能忘懷。
「石牛流芳」石雕是珍貴的,整個博濟橋也具有極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它的珍貴不僅是工藝精巧、形態逼真,更重要的是,它感人的內容,透出了一股撼人心魂的力量。此石刻成為陽谷一處標誌性的建築,倡導清正廉潔的一座豐碑。因為「刻其像於博濟橋上」,寄託了人民對清官的讚譽和思念。笪公駕車遠去,小牛留下了,一條韁繩栓在了陽穀人的心上。由明代、經清代、民國,直至現在,其間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經過了一代又一代,「車去留犢」這個真實的故事,代代流傳民間。人們不僅對笪公清正廉潔的精神所感動。「車去留犢」 的故事堪稱廉潔自律、執政為民的經典之舉。(記者 孫珂 通訊員 王紀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