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京到北京,茌平的衙門朝正東」,這是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流傳最廣的一句順口溜。天下州縣兩千,「八字衙門」都是向南開的,為何獨有茌平縣衙向東開?茌平剪紙傳承人黃玉華、董月芹秉持着深厚的民俗藝術根基,用一張紅紙、一把剪刀記錄、演繹了這段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讓外國友人深刻體會中國傳統文化與民間剪紙藝術的完美結合。
5月1日,聊城市在匈牙利魚湯節上開展「遇見聊城」主題宣傳活動,現場展示了茌平剪紙作品。本次展示的剪紙作品《茌平衙門朝正東》講述了康熙年間錢塘舉子吳陳琰進京趕考,因博學多才得到康熙賞識而上任茌平知縣,改建茌平衙門口並從嚴治吏的故事。
茌平剪紙是聊城傳統民間工藝,其線條豪放、形式樸素、鄉土氣息濃厚,題材多為各種各樣的花鳥人物,形象傳神,栩栩如生。民間藝人們用其樸素的手法將紙剪出豐富多彩的畫面,其技藝更是代代相傳。
茌平剪紙種類繁多,花鳥、魚蟲、禽獸、人物等無所不有,結構簡練概括,形象質樸生動。時代變遷,茌平剪紙作品呈現出更多題材豐富、主題明確的剪紙作品,既傳承了地域特色又有剪紙藝人對於剪紙語言與造型的演變與升華,讓外國友人深刻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與民間剪紙藝術的完美結合。(記者 孫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