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添邀您觀看2023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通訊員提供)
5月5日下午,記者從2023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暨田徑分區邀請賽(第1站)新聞通氣會獲悉:由廣州全新打造的田徑賽事——2023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暨田徑分區邀請賽(第1站)(下稱「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將於2023年5月13日至14日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林燕芬介紹了賽事相關情況。中國田徑協會、廣東省田徑協會、廣州市體育競賽中心、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廣州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新聞通氣會。會上還播放了男子100米亞洲記錄保持者——蘇炳添為賽事錄製的宣傳視頻。
據介紹,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由廣州市體育局主辦,廣州市體育競賽中心、廣州市田徑協會承辦,中國田徑協會、廣東省田徑協會、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協辦,廣州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廣州市金易策劃傳播中心有限公司、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作為支持單位。
翻新過的天河體育場,主、副場跑道均已獲得世界田聯、中國田協一級場地認證,達到了世界田聯場地建設的最高標準(徐紅 攝)
頂尖高手雲集決戰天體
據了解,本賽事系全國田徑競賽體系III級賽事,被納入世界田聯排名賽事,運動員可憑本賽事的成績獲取世界田聯積分。此外,本屆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結合田徑分區邀請賽舉辦。根據中國田協全國田徑競賽體系規則要求,運動員可通過參加此次III級賽事,獲得參與更高級別賽事資格。短跑項目參賽運動員,可通過參加本屆賽事評定運動員技術等級(達級),最高可達一級。賽事共設19個比賽項目,其中接力項目11項,分別是男、女子4×100米接力、4×200米接力、4×400米接力、4×800米接力,以及4×400米混合接力、2×2×400米混合接力、跨欄混合接力;8個單項,分別是男、女子100米、200米、400米、800米。
據透露,本屆賽事將有來自廣東、福建、上海等9個省、直轄市隊伍和香港、澳門隊,以及中國田徑協會註冊的青少年俱樂部、傳統校和後備人才基地,共計約300名運動員參賽。其中,2023年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60米決賽中跑出6秒55、創造了2023賽季亞洲室內男子60米最好成績的廣州籍運動員、中國男子短跑新星——陳冠鋒,東京奧運會男子4×100米接力銅牌得主、全運會男子200米冠軍湯星強也將參賽,與全國優秀運動員同場競技。
融入廣府文化,設計製作賽事專屬獎牌(通訊員供圖)
呈現一流的田徑盛會
中國田徑協會競賽部副部長李國卿在會上表示:「廣州舉辦國際、國內體育大賽的成績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不僅在場館、交通、食宿、安保、醫療和信息技術等方面有着與國際接軌的成熟機制、豐富經驗和設施設備,同時還有一批體育賽事專業人才與團隊,辦賽經驗豐富、執行能力高效。相信無論是接下來廣州接力公開賽,還是2025年世界田聯接力賽,廣州一定可以圓滿完成辦賽任務,向世界呈現一流的、難忘的、激動的田徑盛會,為各方賓客留下美好的回憶。」
據介紹,本屆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呈現出以下亮點:一是接力項目齊全,團隊較量觀賞性強。本屆賽事共設置了11項接力項目,其中奧運項目5項,非奧運項目6項,接力項目齊全,將為運動員提供更多的參賽機會,積累參賽經驗,獲得參與更高級別賽事資格,不斷培育壯大中國田徑運動後備人才。接力項目比拼的不僅是個人的速度,還有團隊的配合,是個人技能和團隊合作的綜合展示,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觀賞性。二是對標世界標準,老場館綻放新活力。為辦好廣州田徑接力公開賽及世界田聯接力賽,天河體育場主場、副場跑道及風雨跑道進行了全面翻新,主、副場跑道均已獲得世界田聯、中國田協一級場地認證,達到了世界田聯場地建設的最高標準。同時,場館外立面及天面刷新、功能房維修維護更新等工程已全面竣工,天河體育場這座老場館煥發新活力,將以一流的場館設施、一流的保障服務迎來首場田徑接力賽。三是融入廣府文化,賽事設計極具特色。本賽事的標識及獎牌極具廣州特色。賽事標識的設計採用「小蠻腰」為背景,從後向前延伸出運動賽道,寓意「從廣州出發」。同時將「廣州」兩字以書法的形式展示,字體中間相連,寓意運動員在賽道上奔跑接力,整體畫面充滿青春與活力。同時為進一步打造賽事品牌,還設計製作了賽事專屬獎牌。獎牌的設計同樣別出心裁,將廣州現代建築形象融於跑道之中,獎牌周邊嵌上英雄之花——木棉花,激勵每一位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運動員,突破自我,成為自己的「英雄」。
據介紹,為讓市民朋友可以近距離觀看高水平田徑賽事,本屆賽事開放觀眾觀賽。市民朋友可登錄恆誠票務網http://www.hcpiao.cn/?product-465.html進行購票,或到天河體育場現場售票點購票。同時,從5月8日9時開始,群體通上將發放一定數量的觀賽票,市民朋友可以登錄群體通免費申請領取。此外,賽事還將進行網絡直播。
賽事籌辦工作還得到了中國體育彩票、亞瑟士、可口可樂、陽光保險的鼎力支持。體彩公益金被廣泛應用於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補充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教育助學、法律援助、城鄉醫療救助、扶貧、殘疾人救助、紅十字事業、賑災救災、農村養老服務、新疆西藏等地社會公益事業、文化事業。(記者 徐紅 通訊員 穗體宣)
頂圖:新聞發布會現場(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