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行業邁入「萬基」時代,馬太效應加劇,部分公募機構長期無新基發行或成立,管理規模較低,旗下不少產品規模迷你。
同花順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48家公募機構不曾發行1隻新基金,36家公募機構發行的新基金不超過10隻。按新基金成立日統計,2020年以來,先鋒基金、江信基金、中科沃土與益民基金等基金公司無新基金成立,且均未發行新基金。
以上公募機構以中小規模為主。例如,明亞基金、國都證券(有公募牌照)、華宸未來基金今年一季度末的管理規模不足1億元,明亞基金年內發行並成立了2隻新基金,國都證券年內發行了2隻新基金、成立了1隻新基金,華宸未來基金年內發行了1隻新基金、成立了2隻新基金。華鑫證券(有公募牌照)、凱石基金年內未發行新基金,公司一季度末管理規模分別只有1.32億元、1.89億元;益民基金與中科沃土基金一季度末規模超過10億元,江信基金、先鋒基金規模勉強超過30億元。
不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中小型公募權益基金募集失敗跟公司品牌、投研業績以及渠道等方面因素有關。當前行業的券商、銀行等渠道資源明顯向頭部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傾斜,且中小公司往往權益投研團隊基礎相對薄弱、歷史業績不突出,當前投資人的偏好更傾向於行業大品牌、頭部公募,在市場賺錢效應弱的背景下沒有明顯的吸引力。此外,一些中小公募存在股權激勵制度缺失的情況,往往會遭遇人事變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小基金公司的發展。
也有中小公募試圖突圍,準備深耕區域市場。例如,成立以來始終未能走出虧損泥潭的南華基金已將總部從北京遷至杭州,後續將進一步深耕浙江,強化內部協同,大力推進投研團隊專業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持續推動管理規模的提升。(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