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文博會迎來了
開幕後最後的周末
不少市民全家出動來逛展
觀眾摩肩接踵 商品供不應求
周末的文博會人氣火爆,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遊玩。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劉羽潔 胡蕾 周紅聲 攝
「這是我第一次來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南登錄大廳門口的文博會展板和設置非常漂亮。」
周六早上9點半
從羅湖區趕來的張先生
在場館門口邊等朋友邊拍照留念
他說:「在深圳舉辦如此高規格、專業化的展覽,對我們來說是件很驕傲的事。第19屆了,在文博會上,人們不僅能感受到全國各地的文化魅力,還能體驗有趣的前沿科技,這場盛會我們必須要來打卡。」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焦子宇 攝
記者在主會場門口看到
像張先生一樣
與文博會logo合影的市民數不勝數
隨着越來越多觀眾進場
文博會迎來了逛展高峰
摩肩接踵 商品斷貨
「這個好精美啊。」剛過10點,河南展館孔家鈞窯展位就來了不少觀眾,中國鈞瓷文化園總經理宋昊勃向大家介紹鈞窯產品的燒制過程和瓷器鮮艷度的區別。「前幾天,參展商和研學團隊來了不少人,了解到自然窯變而產生的絢麗色彩後,大家對鈞窯杯子、茶壺和手釧更感興趣,還有不少深圳本地企業與我們達成了合作意向。」宋昊勃說。
河南展區展出大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特色藝術精品,吸引觀眾目光。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
「這是用山東煎餅做的花,不但好看還好吃。」在山東展團,臨沂蒙陰常路大嫂煎餅攤前擠滿了觀眾。攤主徐海霞一邊熱情講解,一邊將手裡的煎餅捏出玫瑰花的形狀。「這是用膠水粘的嗎?」面對觀眾疑問,徐海霞回答:「不是膠水,是用糯米和沂蒙山土蜂蜜熬製出的糖漿。」看到紛至遝來的觀眾,徐海霞用山東話大聲說:「不急不急,你要幾袋煎餅,都有都有。」她告訴記者:「沖這個熱情程度,明年我們還來!」
在文博會上,淄博新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剛一走進9號展館,記者便被深圳市精敏數字機器有限公司展位前的長龍吸引。太空站、宇航員返回艙、高空跳傘、蛟龍一號等仿真設備前全是排隊的家長和孩子。「我們的設備主打科普科幻教育,激發未成年人探索未知的興趣。比如眼前的UFO仿真項目,擺動幅度較大,遊玩的孩子們尖叫連連,是全場的『流量冠軍』。」展位負責人孫莉說。據了解,從上午10點左右起,該展位的設備就一直在運轉,有些項目要等許久才能排上。
在新疆展區,奶條、芝士酪等熱門商品還沒到中午就基本斷貨了。「昨天我們囤的很多商品,一上午就賣完了,光購物袋就用掉了好幾卷。」在天津展區,相聲表演藝術家跟觀眾逗樂,引得現場笑聲連連:「聽着相聲吃麻花,幹什麼買賣都得發。」雖是6月,但在蒙古國展位買羊絨衫的觀眾仍然熱情滿滿。「我們的果茶和一些羊毛文創產品都很受歡迎。」展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文化產業綜合館B館新疆展廳,具有民族風情的文創產品琳琅滿目。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 劉鋼 攝
不遠「千里」 熱情逛展
下午5點半,距離當天閉館還有一個小時,但場館裡仍是摩肩接踵的客流。主會場十餘台接駁車坐滿即走,穿梭於6大場館之間。「只要坐滿我們就發車,從早上開館到現在,還沒停過。」司機對記者說。
恰逢周六,眾多市民來到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心參觀第十九屆文博會。深圳特區報記者 胡蕾 周紅聲 攝
「文博會是一個集大成的展覽,集中展示了全國各地與文化有關的拳頭產品和高新技術。在這裏,不僅能了解豐富多彩的文化,還能體驗到新奇有趣的技術。」家住龍崗區的市民叱干女士一大早便驅車前來逛展。「我是陝西人,今天買了不少陝西物件,感受到了濃濃的家鄉情。」叱干女士說,「我看到現場有很多小朋友,文博會對他們來說,能在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引導上起到很大作用,皮影、剪紙等手工作品,也能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互動性。」
文旅消費·一帶一路國際館陝西館吸引了許多觀眾。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楊少昆 攝
專程從廣州趕來的郭德育是第一次逛文博會。「我本科學的是文化產業相關專業,所以一直想來體驗一把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魅力。」郭德育告訴記者,本屆文博會給他的印象是既包羅萬象又突出前沿。「可以在一個展館內同時看到全國不同省份的東西,感覺很奇妙。同時,具有科技感和前沿性的展品,也讓我接觸到了文化產業的一些創新實踐。逛展時,我還看到了一些供業內人士交流的論壇。不愧是助推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下次我一定還來。」
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記者在12號展館看到了與身穿民族服飾工作人員合影的白俄羅斯人易夢。住在惠州的她在朋友介紹下,得知深圳正在舉辦文博會的消息,昨天一大早就趕來了。「這是我第一次來文博會,買了很多中國民族風的裝飾品,了解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不得不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真是太喜歡這個展了。」易夢告訴記者,在文博會看到的那些少數民族元素,勾起了她要去當地旅遊的興趣,「有機會,我一定要去實地走走。」
不少非遺、民族特色文創產品吸引觀眾選購。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楊少昆 記者 何龍 劉鋼 攝
這周末大家有去文博會嗎?(深圳特區報記者 焦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