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台灣自2017年沒有收到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函以來,已連續7年未獲邀請參與世衛大會。2023年的世衛大會於5月21日至30日在瑞士的日內瓦舉行,台灣再度未獲邀請。5月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強烈鼓勵」讓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會議;然而,無論美國如何「力挺」台灣,台灣還是擠不進WHA。事實再次證明,靠美國是沒有用的。台灣通往世衛的路徑是承認並接受「九二共識」,此為唯一可行的一條路,捨此之外、別無他途。
連續8年獲邀體現兩岸良性互動
台灣過去得以如願參與世衛大會,是經歷一段曲折的努力過程。先是2008年5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一次「胡(錦濤)、吳(伯雄)會」,針對時任國民黨主席的吳伯雄訴求台灣要有合理的全球空間,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錦濤善意回應指出,恢復兩岸協商後,可優先討論台灣參與世衛組織活動的問題,相信會有智慧找到可行的方式。到了2008年底,胡錦濤發表對台六點講話時,考量到馬英九上台後已把2009年5月間是否能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視為檢測大陸對台善意之首要指標,再加上為了履行2005年第一次「胡、連(戰)會」「五項願景」中對台灣參與全球空間之承諾,特別藉此就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提及兩岸可以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透過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緊接着,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台論述,也因應兩岸和緩釋出對台善意,重申願意透過協商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對此,兩岸相關單位即透過幾次的磋商,達成台灣參與世衛大會的方式與名稱之共識,並由大陸促成世衛組織秘書長發邀請函給台方,北京對此所採立場是以「個案」務實彈性處理,而非以「通案」看待,此即所謂台灣之受邀與會是根據「兩岸之間的諒解」。
換言之,在馬英九主政時期,由於立足「九二共識」的互信基礎,乃能與大陸開創良性的兩岸關係、重啟頻密的協商機制與交流平台,並進而為台灣拓展寬廣的全球參與空間。正因如此,台灣自2009年起至2015年連續7年均接獲WHA邀請函,以「觀察員」身份及「中華台北」名義參與WHA。
台灣切不可對美國一邊倒
然而,蔡英文自2016年1月16日勝選至5月20日上台,一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2016年台灣一直等到網絡報名最後一天才收到WHA第8次邀請函,但邀請函卻載明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案及WHA第25之1號決議此兩項大陸所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為何會如此?2016年在當時即將卸任的馬當局的大力爭取下,大陸在最後關鍵時刻仍於5月上旬促成WHA發邀請函給馬當局,等同做足面子給承認「九二共識」的馬當局,也知道馬當局會把邀請函轉交給蔡當局派人參與 WHA,故採前述變通做法,無異是大陸方面刻意對蔡英文暫且「聽言觀行」以觀後效。
但是後續一年來,兩岸關係卻更漸行漸遠。蔡當局為能持續參與WHA,使盡全力全面「攻堅」,蔡英文更多次在推特發文,力爭能受邀參與。就在這期待與等候之際,蔡英文反而提出兩岸關係「三新」主張,明確回應陸方她本人並不存在「沒有完成答卷」的問題,也使得時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對此表示兩岸關係不是往好的方向發展。顯示蔡英文的「三新」主張恐已貽誤台方爭取參與WHA之時機,對台灣參與WHA產生不了正面效應。
總之,台灣能否參與世衛大會的關鍵,在於兩岸關係的良窳及兩岸間的共識,而非在於支持台灣的聲量。若蔡當局始終不承認「九二共議」,則企盼重返世衛大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值得注意的是,蔡當局應該不會天真到以為有美國加持就足以叩關世衛大會,但基於以下若干自身利益考量,仍樂意配合美國:第一、台灣仍未能參與世衛大會,民進黨可藉此收割「反中親美」之民意;第二、台美關係堪稱蔡當局最重者,即使「台美關係史上最佳」完全是誇大其詞,民進黨亦洋洋自得、大肆吹噓,讓台灣民眾誤以為蔡當局有美國當靠山。最後,兩岸關係才是台灣安身立命之本,蔡當局切不可對美國一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