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名家指點】港人北上安老可紓本地醫療壓力

【名家指點】港人北上安老可紓本地醫療壓力

責任編輯:黃鶯 2023-06-19 08:16:4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海南省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張文嘉

 由於生育率的不斷下降以及預期壽命的增加,香港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根據統計處的「2021年人口普查」結果及「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本港65歲及以上的人口佔整體人口比例的兩成,推算至2039年將上升至三成多,長者人數的上升速度勢將明顯加快。隨之而來的就是本港的安老難題,香港地域狹小,土地資源有限,加上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導致香港的養老資源嚴重短缺,現有的養老院床位數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面對這樣安老困境,社會已經有不少聲音支持讓長者北上前往大灣區養老,相信這會是解決安老難題的一大方法,也會是未來的趨勢,何樂而不為?

 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機制

 香港長者入住院舍的比率普遍高於鄰近地區,本地安老院舍輪候時間長。根據社署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共14040人輪候護理安老宿位,其中津助宿位平均輪候時間最高為31個月。反觀內地,養老院一般都主張「醫養合一」,即院舍融合醫療及養老,同樣幾千元的月租,在香港只能住通鋪,在內地卻能享受到單間,不僅環境寬敞舒適、護理人手充足,有足夠大的戶外空間,部分院舍更是有24小時駐診醫生,對長者健康的支持度更好。特區政府現時有透過「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計劃」,向分別位於深圳與肇慶,並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辦的安老院購買院舍照顧服務,讓正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宿位的長者自願選擇入住,北上養老。然而,在安老配套方面,內地跟香港還是有不少阻礙,這成為掣肘長者北上安老的因素之一。

 推動長者北上大灣區安老,首先需要解決好「信息互通」這一難點。如果長者在內地城市安老,護工及醫生自然需要知道長者的病歷紀錄,如吃什麼藥物等。香港本地用的「醫健通」系統,公私營的醫護機構都可以獲取病人健康資料,但這些信息未開通到內地,在醫療信息互通這方面造成阻礙,帶來不便。此外,港人回內地安老的最大的後顧之憂是看病問藥,香港長者醫療券只適用於港大深圳醫院,大灣區其他城市都不在適用範圍內,加上兩地適用藥物亦有所差異。特區政府應大膽破除限制,全面擴大和推動信息同步及福利北上,完善醫療服務跨境銜接機制,讓長者更放心、更無後顧之憂地北上安老。對他們來說不僅能夠獲得更好的養老服務和環境,對香港而言也能夠緩解本地巨大的安老壓力,這是「雙贏」。

 灣區養老緩解本港資源不足

 本月初,在香港舉行的「2023香港社福開新篇高峰會暨心連心大行動成立典禮」上,廣東省民政廳、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相關負責人分別代表粵港兩地共同簽署《關於共同推進粵港兩地養老合作的備忘錄》,旨在進一步推動粵港兩地養老服務領域交流合作與優勢互補,提升兩地長者生活品質。近年來,廣東將「大灣區養老」融入粵港澳協同發展空間,聯動推進大灣區養老事業與產業協同發展,對港澳服務提供者來粵興辦養老機構在市場准入、土地供應、稅費減免、財政補貼、購買服務等方面與內地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大灣區各市民政部門也積極落實便利港澳居民在粵養老的相關政策,目前已有7家香港服務提供者開設或運營的養老機構。早前廣州南沙亦向港澳長者開放首批50張南沙區公辦養老院專屬床位,不僅能享受到優質服務,價格收費還與當地居民一樣實惠,而平均輪候入住時間只需約25個工作日。無論在政策上還是服務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大灣區城市是非常積極歡迎香港長者北上養老,有意擴大合作,這對未來「北上安老」的發展,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總體而言,北上安老是一個非常具有可行性的選擇。但是,對於住慣了香港的長者們,可能一時間仍難以接受和認同,除了上面所提及的醫療保健和養老制度不同之外,他們亦可能考慮到當地的語言和文化差異、人際關係和社會支持等問題。因此,為了讓長者及其家人更放心,政府和社會機構可提供相應的宣傳、支持和服務,例如針對他們不同的需求提供相關的信息諮詢,如城市及安老院的選擇等,幫助有意北上安老或那些不了解內地的長者們做好充分的準備和規劃。大灣區無疑是紓緩本港養老壓力的有效途徑,期待未來特區政府與大灣區城市在養老服務產業、跨境醫療及標準化等方面深入合作交流,推進兩地養老服務合作,讓香港長者多一個安享晚年的選擇。

責任編輯:黃鶯 【名家指點】港人北上安老可紓本地醫療壓力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