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D」今日(28日)公布「家庭開心指數」調查結果,這是機構在疫情完結、社會全面復常後的第一個開心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家庭的開心指數是爆發疫情三年來錄得的數字低,家庭精神健康分數亦比往年低。研究顧問解釋家庭需要適應社會復常,冀社會各界重視心理健康。
「香港開心D」和李錦記家族基金委託東華學院護理學院於4月3日至17日進行網上問卷調查,共收集1356份問卷,了解港人的家庭快樂感、個人快樂感、心理資本、家庭團結度、家庭健康狀態、家庭抗逆力等,並提出具針對性的建議,令香港家庭更快樂。
調查結果顯示,本年家庭快樂指數為6.57分,比去年的6.98分低,跌幅為0.41;而2021年的分數是7.26分,是3年來分數最高的一年。反映社會復常後市民的快樂感較疫情期間更差。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及「香港開心D」顧問石丹理解釋,雖然疫情過去,但家庭不會馬上開心;相反,社會復常對家庭有一定的壓力,特別是年輕家長要處理子女全面復課的生活和情緒轉變,也需要適應工作變化。石丹指,社會復常對家庭來說是一個需時調節的轉變期。
石丹理補充,開心指數與抗疫疲勞有關,指人經歷創傷,會產生創傷壓力後遺症,存在負面情緒,但誤以為隨時間過去便會好起來,事實上需處理有關後遺症。他說,香港社會需面對有關精神、情緒健康問題,鼓勵市民主動與他人傾訴,分享過去3年的得失、成長,形容為「不要當有心臟病才做運動」。
調查亦顯示,年齡層越低的受訪者,就越多人認為自己的家庭精神狀態不健康,如在55歲或以上的群組中,有4.7%人認為家庭精神不健康,但年齡介乎35至54歲和19至34歲的群組,比例上則有8.1%和9.5%;相反,長者的家庭及個人開心指數最高,分別有7.37分及7.29分,遠高於其他年齡層。東華學院護理學院副院長(研究)及「香港開心D」顧問林清認為,因長者不受環境及社會變化影響,故情緒最為穩定。他亦指出,不快樂家庭一年間由9.8%升到17%,情況值得關注。
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D」28日公布在本年初展開了「家庭開心指數」調查的結果。記者 馮瀚文攝
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及「香港開心D」顧問石丹理。記者 馮瀚文攝
東華學院護理學院副院長(研究)及「香港開心D」顧問林清。記者 馮瀚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