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以「維園慶回歸」為主題的中華傳統文化及中國創新科技大型展覽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展會期間,山東聊城的東昌毛筆製作技藝、東昌府木板年畫、魯錦、茌平剪紙等非遺項目隨團參展,獲得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
作為黃河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聊城既有發達的農業,又深受大運河所承載的工商業的熏陶,這份城市氣質深深烙印在由歷史「嚴選」過的千餘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同時,隨着聊城官方近年來的挖掘、整理、保護,一大批非遺項目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公元1646年,一名聊城書生坐船順京杭大運河抵達北京,參加清朝的第一屆科舉,他就是清朝第一位狀元、康熙皇帝的老師——傅以漸。幫助傅以漸寫就狀元文章的,便正是其家鄉特產——東昌毛筆,而這支毛筆便是來自大運河的「饋贈」。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會通河的開鑿打通了濟州河與衛河,產自江南水鄉的糧食、特產得以順河北上直抵元大都,這段連通南北的河便是如今的京杭大運河聊城段。隨着大運河流經聊城,大量來自江南的特產在此中轉,亦有大量手工藝隨着匠人在此上岸,浙江湖筆的製作工藝便是其中之一。隨着時間推移以及當地匠人的推陳出新,脫胎自湖筆的東昌毛筆,在明代中葉至清道光年間進入了五百餘年的興盛時期,從業者長期保持千餘人。
相傳,康熙在抵達老師的故鄉後,便曾用當地的東昌毛筆題寫了「神光鍾暎」牌匾,至今懸掛於光岳樓之上。同樣在康熙在位期間,聊城的另外一名書生——鄧中嶽,也手持家鄉的東昌毛筆奪得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狀元,也成為康熙年間最後一名狀元。
嚴謹的製作工藝,加之背後的歷史文化底蘊,東昌毛筆至今傳承不絕。相關資料顯示,一支小小的毛筆從肉毛到成筆,要經過齊材質、切材質、梳毛、濕理、剔鋒、修頭、刻管等大小七十二道工序。如今,東昌毛筆的傳承人,也在現羊毫、狼毫等傳統材質的基礎上,創新增添了胎毛筆、雞毛筆等類型,並將這一當地非遺代表搬上了短視頻平台。
作為今黃河和大運河的唯一交匯處,聊城轄內的非遺既有反映農業生產生活的木板年畫、葫蘆雕刻、泥塑等項目,也有與工商業緊密相關的臨清磚窯、莘縣溫莊火獅子、東阿阿膠製作技藝等項目。2022年12月,聊城市文旅局發布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情況,其中提到:聊城共有國家級非遺12項、省級65項、市級261項、縣(市、區)級1093項。
近年來,聊城通過實施「分類保護」的方法,提出、實施了五項措施以鞏固非遺保護、傳承效果。五項措施分別為:以建設非遺陳列展示場所、集結出版相關書籍資料、採集整理共享檔案為舉措的「保護典藏式」,以搭建非遺固定演藝平台、推進太極拳等非遺項目融入全民健身活動等為舉措的「空間再造式」,以吸收生力軍、以老帶新傳承技藝為舉措的「根脈守護式」,以讓日常生活用得着為目的的「生活回應式」,以及以東阿阿膠非遺主題+工業旅遊綜合體為代表的「賦能發展式」。
在保護、傳承的同時,一系列非遺創新舉措也在聊城相繼顯現。在「山東手造」引領下,聊城推出並註冊「山東手造·聊城有禮」品牌,對非遺進行進一步包裝和提升。下一步,聊城還將聯合山東大學、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工藝美院等高校和設計團隊,圍繞美術繪製類、織造印染類、雕刻工藝類等八大領域,對納入手造資源項目庫的產品進行全面提升和開發。(記者 劉佳 侯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