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綜研院舉辦慶祝香港回歸26周年研討會 發布新書《新時代下的香港發展》

綜研院舉辦慶祝香港回歸26周年研討會 發布新書《新時代下的香港發展》

責任編輯:高心雲 2023-06-30 16:41:4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6月29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舉辦慶祝香港回歸26周年研討會暨《新時代下的香港發展》新書發布會,來自內地與香港政界、學界、商界等的代表共聚一堂,圍繞新時代下的香港發展這一主題,就香港新田科技城建設、香港先進製造業發展路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香港人才政策和高等教育發展、香港與內地法律規則銜接和跨境養老等問題深入討論交流,共同為推進香港高質量發展、促進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建言獻策。

微信圖片_20230630163945.jpg

    新書《新時代下的香港發展》發布。

    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郭萬達介紹了《新時代下的香港發展》一書的主要內容和寫作過程,並就香港未來發展提出建議。他在演講中指出,國家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隨着香港國安法實施和選舉制度的優化,「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充分落實,香港出現新氣象,特區政府展現新作為。當前,發展成為香港進入新時代新階段特別重要的主題,是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金鑰匙。

    郭萬達認為,圍繞香港發展問題,必須充分認識到,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獨特功能和地位不可替代,要繼續充分發揮香港的獨特優勢,要着力鞏固香港金融、貿易、航運、專業服務等傳統優勢產業,要大力提升香港創新科技、數字經濟、數字貿易、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促進香港更好融入國家大局。

    在此基礎上,郭萬達就新時代推進香港高質量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加強香港長遠規劃與國家戰略對接,實現香港發展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二是發揮香港國際聯繫廣泛的獨特優勢,加快香港「新型工業化」和大灣區現代產業體系戰略相結合,支持香港抓住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機遇「強鏈」「補鏈」,積極引進跨國公司來港投資,發展先進製造業;三是發揮香港接軌國際規則的獨特優勢,主動融入大灣區,加快規則銜接、要素流動,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拓展香港輻射範圍和發展空間;四是推進香港深化與大灣區前海、橫琴、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的合作,加強與大灣區特色平台的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制度型開放水平;五是提升深港合作水平,加快深港「雙城三圈」建設,以深圳口岸經濟帶全面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推動深港合作升級為「研造一體,融合發展」的4.0版本。

微信圖片_20230630163948.jpg

    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郭萬達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客座講師朱兆麟演講的題目是《香港新田科技城的展望與挑戰》。他提出,影響新田科技城等區域發展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分別是項目碎片化、地區碎片化和管治碎片化。2021年香港特區政府發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建設新田科技城,目前已在收地、成立諮詢委員會和籌備建設辦公室等方面取得進展。上個月發展局發布新田科技城發展大綱,採用直接批地給科技界龍頭企業,引起社會公眾關注和熱議。

    「如何借鑑其他成功經驗,像上海引進特斯拉,從規劃、生產到投入市場只用1年左右時間的模式,值得思考。」 朱兆麟說,去年5月立法會討論了制定全盤工業藍圖,發展局也在創科用地規劃創新了舉措。過去也有不同關於科技的片區政策出現,但是大型或者說全球性的品牌並沒有在香港誕生。新田科技城在創新引進新的東西時須考慮如何避免利益衝突的出現,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建立選拔機制,諮詢業界意見並及時公布企業落戶計劃,為新田建設一流科技城提供更多思路思考。

    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演講的題目是《香港發展先進製造業的路徑研究》。他認為,香港發展先進製造業具有戰略和現實意義。從美國、德國、新加坡等的發展經驗來看,先進製造是創新的土壤,是就業的支撐,是經濟穩定增長和保持韌性的重要保障。儘管面臨土地、企業、產業鏈、人才等方面的挑戰,香港仍然具備發展先進製造業的獨特優勢,比如基礎研究、國際資源、金融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等。

    具體發展路徑而言,謝來風認為,香港可以從幾個方面着手:一是產業選擇,除了基於香港現有產業發展基礎,也要基於國家未來發展戰略需求進行布局;二是產業鏈位置選擇,在0—1、1—10和10—100等環節開展近中遠期謀劃;三是引導資本「投早投小」,活躍風投創投市場;四是優化政府研發資助體系,加強對企業研發定向支持;五是導入內地資源,包括鏈主企業、產業人才等。

    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演講的題目是《香港金融中心如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認為,隨着香港社會恢復穩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進一步穩固,在2023年第3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位居全球第四,但香港也面臨着內外部多重壓力,外部壓力包括機構外流、美國打壓和新加坡競爭激烈等因素;內部壓力包括金融規模指標如金融增加值被內地城市北京、上海趕超的挑戰。然而,香港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優勢仍不可替代,如簡單稅制、普通法系、資金進出自由等。

    余凌曲提及,當前,金融中心呈現出「兩超多強」格局,亞洲之內還沒有經濟實力與紐約、倫敦相匹配的金融中心,因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提升能級,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第三極。他提了幾點建議:一是從國家層面明確把香港建設成為「中國的全球金融中心」;二是支持香港圍繞「國家所需、香港所能」創新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三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深度融合發展,允許大灣區內地金融機構利用與在岸賬戶隔離的特殊賬戶等機制安排,直接參與香港離岸金融業務。(記者 朱輝豪)

    頂圖:會議現場。


責任編輯:高心雲 綜研院舉辦慶祝香港回歸26周年研討會 發布新書《新時代下的香港發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