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廣核集團展廳,新能源智慧運維中廣核「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大比例模型穩居C位,格外醒目。作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機組,「華龍一號」單台機組年發電量可達近100億度,它凝聚着我國核電人的智慧,是我國核電行業科技自立自強的實力擔當。
新能源作為中廣核重要支柱產業,已全面覆蓋風電、太陽能、水電、燃氣、熱電聯產等類型。截至2022年底,中廣核新能源在運控股總裝機容量突破3500萬千瓦。進入能源新時代,中廣核將堅定不移瞄準「雙碳」目標,充分發揮海上風電先發優勢,全力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之路上跑出中廣核的加速度,實現新增裝機、資源儲備新目標。
新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以打造「一個基礎、七大核心、三個保障」的「173」數字化賦能體系為目標,以業務全局化、架構中台化、數據價值化、應用移動化的發展思路推進數字化轉型。
新能源產業聚焦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開發了虛擬電廠、綜合能源、新能源功率預測等平台。虛擬電廠統一運營管理平台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平台架構,已成功接入可控負荷、充電樁、儲能、分布式能源等多類型資源,聚合可調資源超100萬千瓦。綜合能源項目數據管理平台以物聯網成熟技術為依托,通過人工智能與專家算法深度融合,在威海文登、阿爾山、張家口沽源等冷暖聯供項目實現各類能源的實時監控和精細化管理。中廣核新能源自主開發的功率預測系統為風電場和光伏電站提供超短期、短期和中長期功率預測,精度較行業平均提升3%至14%,並擁有6項發明專利和7項軟件著作權。
新能源智慧運維領域聚焦海上風電產業,開發了海上風電風險防範及智慧運維平台,研發了海上防腐智能維修機器人、海下綜合檢測用機器人及無人機巡檢系統等。海上風電風險防範及智慧運維平台基於小區域精準海洋氣象預報、大數據加人工智能融合等技術,實現海上風電場安全作業指數預報、全應急管理和運維策略智慧尋優。海上防腐智能維修機器人針對高空塔筒及鋼結構智能維修作業,實現鏽蝕打磨、防腐塗裝等功能,以解決傳統人工塔筒維護作業高風險、高成本、低效率等痛點。海下綜合檢測用機器人可實現導管架平台或風電塔樁水下焊縫的無人檢測,最大作業深度300米,掃查管徑範圍大於300毫米,且具備TKY型空間焊縫檢測能力。(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