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非遺技藝大放異彩 曾氏指畫興安辦展

非遺技藝大放異彩 曾氏指畫興安辦展

責任編輯:楊眉 2023-07-24 15:18:1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響譽海內外的非遺藝術家曾京蘭在家鄉廣西興安縣的靈渠博物院舉辦了盛大的指畫藝術精品展,共展出56幅精美代表作,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靈渠蘊育曾氏指畫

 「江到興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興安靈渠淵源久遠,乃秦時開鑿,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越嶺運河。曾京蘭出生於靈渠畔,自幼喝着靈渠水長大,其學畫啟蒙於母親熊艷貞,之後跟隨父親曾恕一專習指畫。

 指畫傳承數百年來,由於指頭硬拙,不易蘸墨,而生宣紙吸墨快且易破,這成了指畫家幾乎無法逾越的坎。曾恕一老先生苦心鑽研,打破前人只能掌握礬宣作指畫的禁區,採用兩層生宣裱糊後作指畫,成功解決了歷代名家指畫少墨韻的難題。

微信圖片_20230724115406.jpg

 「那時候父親完全投入畫畫當中,來了朋友就一起探討,也會問我。我感覺到一幅幅畫面如同骨子裏流淌出來一樣。」曾京蘭說,在很多人看來,指頭畫畫手指總是「髒兮兮」的,但她並不以為然。「我隨父親學指畫時非常刻苦,白天勞動,晚上回家畫畫要畫到一兩點,眼睛都熬得通紅。」

 經過多年的鑽研和琢磨,曾京蘭將這項非遺藝術發揚光大。在她指下,所畫花鳥蟲魚墨韻淋漓,收放自如,細膩傳神,不僅拓展出了指畫雅俗共賞的新天地,更為指畫藝術賦予了氣韻淋漓生動的生命力,實現了指畫藝術的多項歷史性突破。

 非遺絕技名揚世界

 悠悠靈渠水,靜靜流淌了幾千年,滋潤了一方水土,富庶了一方百姓,也積澱了興安的文化底蘊。 如今,曾氏指畫已獲批為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美國畫畫,腦海中總是會想到靈渠。故鄉的一花一木、一羽一蟲都是我的創作靈感,仿佛正是對故鄉的思念,讓我的畫有了更加鮮活的靈魂。」 曾京蘭不止一次對身邊的人說。如今,曾氏指畫已獲批為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次「指畫展」上,不少畫作是曾京蘭在靈渠畔有感而作,映襯出千古靈渠的神韻風采,不僅凝聚了曾京蘭對藝術的嚮往與追求,更是充盈着對故鄉的深情與眷念。

微信圖片_20230724115401_1_副本.jpg

 雄風

 作為曾氏指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曾京蘭將指畫技藝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百花園中一枝藝術奇葩。她不僅是中國指畫史上第一位女指畫家,也是最早走出國門的指畫藝術家之一。1994年,曾京蘭入選《世界名人錄》。同年冬,美國PBS台為其拍攝《中國指畫藝術》,向七十二個國家聯播。1997年其作品被美國寶爾博物館、中國華僑博物館及深圳、桂林等多家博物館收藏。2012年獲美國會議員趙美心頒發「華人傑出藝術家成就獎」,1997年獲頒「夏威夷榮譽市民」等多項榮譽。海外媒體譽其為最具特色的華人藝術家,架設東西方文化橋樑的使者。2022年6月,曾京蘭應美國華人華僑總會委託,在世界和平日向聯合國捐贈六尺指畫《和平鴿》,代表在美全體華人表達對世界和平的關切與祈盼,引起廣泛關注。

微信圖片_20230724115401.jpg

 漫天風霜嘯隆冬

 助力申遺造福鄉梓

 興安靈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兩次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18年榮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桂林打造世界級旅遊城市的重要「名片」。興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特別是對靈渠這一珍貴歷史文化瑰寶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更是從未停歇過腳步,在保護與修繕、研究與挖掘等方面持續發力。此次舉辦的曾京蘭指畫作品展,既是指畫技藝的一項文化傳承,更是助力靈渠文化提升、推動靈渠申遺,讓靈渠走向世界的有力舉措。

微信圖片_20230724115400.jpg

 歲月靜好

 作為靈渠畔走出的傑出藝術家代表,曾京蘭決心將曾氏指畫在靈渠發揚光大,為興安培養更多的指畫傳承人。 曾京蘭表示:「我記得父親說過一句話,『曾氏指畫,就是我加自然,自然加我!』我們應感恩靈渠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如今我回到靈渠,就是我加靈渠,靈渠加我。古靈渠,是我們興安人民共同的文化財富,我們只有精心呵護她,才能讓昔日這一文化明珠重新煥發奪目的光輝,永遠造福於興安人民。」( 實習生 延達之 )




責任編輯:楊眉 非遺技藝大放異彩 曾氏指畫興安辦展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