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日本投降78周年。當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南京永遠不會忘記」——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主題活動。第二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正式上崗。
早上8時15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祭廣場上, 12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代分成兩批撞響13響和平大鐘。(記者宋璟 攝)
早上8時15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祭廣場上,王素明老人的女兒徐宏和女婿夏天行、楊靜秋老人的外孫女周肖燕、黃桂蘭老人的重外孫女陶心怡等12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代分成兩批撞響13響和平大鐘。「當鐘聲敲響時,思緒回到那段令人痛心的歲月。鐘聲是對死難同胞的哀悼之音,更是警醒之聲。」幸存者後代夏天行說。
上午9時,紀念館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展區為三位幸存者阮秀英、楊靜秋、高恆發舉行熄燈儀式,並為第二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頒發證書。據悉,截至目前,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39人,平均年齡超過93歲。
8月1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展區為三位幸存者阮秀英、楊靜秋、高恆發舉行熄燈儀式,圖為外國留學生為已逝幸存者獻花。(記者宋璟 攝)
「父母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有生之年能看到日本承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曹洪泰、張翠英夫婦的女兒曹玉莉表示,父母生前始終不忘自己肩負着歷史見證人的使命,並一直告誡晚輩,永遠不要忘記被屠殺的親人和同胞,要把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代代傳承下去。作為幸存者的後代,要永遠牢記歷史,更要把南京大屠殺真相代代傳承下去。
10位幸存者後代的年齡從「50後」到「99後」。幸存者劉民生老人、方素霞老人,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會長張連紅分別為曹玉莉、徐開鍇、周柏選、關若欣等幸存者後代頒發證書。張連紅表示,幸存者後代在傳承南京大屠殺記憶過程中發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幸存者後代與幸存者朝夕相處,對戰爭創傷體驗更有『切膚之痛』,他們在傳承南京大屠殺記憶中的作用不可取代。近幾年來,許多幸存者後代已經很好地接過傳承歷史記憶的接力棒,他們主動參加紀念館開展的各種紀念活動。傳承這段創傷記憶,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從這段人類浩劫中的吸取教訓,積攢和平力量,阻止新的暴行發生。」
當天,10名來自美國、德國、波蘭的外國留學生一同參加活動。在紀念館悼念廣場「歷史證人的腳印」銅版路上,矗立着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彭玉珍的銅像。這尊雕像挽起右褲腿,向眾人展現腿上被日軍子彈打穿的疤痕。老人在世時,第二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關若欣曾陪同她來到紀念館拓腳印。現場,她為外國留學生講述老人經歷苦難卻頑強堅韌的一生。她說:「太太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她的銅像和腳印將永遠記錄、訴說着歷史真相,警示後人牢記歷史。」
第二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葛鳳瑾、周肖燕、中外學生代表、志願者代表誦讀《魏特琳日記》、《拉貝日記》、《程瑞芳日記》片段。(記者 杜林 宋璟)
頂圖:第二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獲頒證書。(記者宋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