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縱橫】「一帶一路」碩果豐 十年征程再啟航

【經濟縱橫】「一帶一路」碩果豐 十年征程再啟航

責任編輯:黃鶯 2023-10-23 08:04:2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童誠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主題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不少人對其成效持懷疑態度。十年來,中國已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相關合作文件,拉動各方近萬億美元投資,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

 改變了世界格局

 「一帶一路」倡議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基建投資計劃之一,中國投資參與國家累計1800多億美元,項目遍布東南亞、中亞、中東、非洲和歐洲等地;參與國家則對華投資800多億美元。世界銀行指出,「一帶一路」讓參與國貿易增加4.1%,外資直接投資增加5%,使低收入國家GDP增加3.4%,為共建國家創造42萬個工作崗位,幫助近4000萬人擺脫貧困。預期到2030年,「一帶一路」每年為全球產生1.6萬億美元收益,佔全球GDP的1.3%。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顯示中國通過貿易和投資與他國互利共贏,通過交流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了解,以不同於西方霸權主義的方式和平崛起。「一帶一路」解決了許多發展中國家資金和技術短缺的問題,積極為它們發展基礎建設,例如中國—老撾鐵路使老撾從「陸鎖國」變為「陸聯國」,為當地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基礎。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為肯尼亞創造近5萬個工作崗位和拉動經濟增長1.5%,如此等等。習近平在這次峰會還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包括構建立體的互聯互通網絡、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和完善國際合作機制。

 促進中國對外經貿活動

 亞投行是「一帶一路」核心融資和投資載體,擁有106個成員,數量僅少於世界銀行,是全球第二大國際多邊開發機構。可以看到「一帶一路」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共謀發展、互利共贏的國際平台,它的建立和壯大正改變全球格局,結束單極世界的形態。

 通過「一帶一路」,中國與80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簽訂協議發展經貿合作。中國央企在全球190個國家或地區建立或發展了8000多個機構和項目,境外資產總額近8萬億元人民幣,較10年前翻了一番;累計承擔境外港口、鐵路、機場等重大基礎項目200多個。2013至年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和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年均分別增長8.6%和5.8%;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累計分別超過1.2萬億和8000億美元。

 近年,中國對美出口增長放緩,成為美第二大進口國,商品佔美市場份額降至11.7%。以人民幣計算,中國2022年對東盟、歐盟、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5%、5.6%和3.7%;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額更增長19.4%,佔我國外貿總值的32.9%,增加3.2%;今年前三季度,再同比增長3.1%。過去十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佔比從不足26%增加到今年第三季的46.5%;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大幅增長,截至今年上半年累計開行超過73000列,發送貨物690萬標準箱。面對美西方保護主義,發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對穩定中國的外貿形勢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

 香港可扮演的角色

 過去,香港對外的貿易聯繫除內地外,美歐是香港進行貨物貿易和金融交易的主要夥伴,香港同時也與東南亞國家有密切的人員和經貿往來。近年美西方市場需求增長差強人意,加上保護主義抬頭,按舊套路發展經貿的風險上升。因此,香港不僅需要經濟轉型,也要開拓新的市場。

 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和自由港,香港有與美英接軌的法律制度和其他專業機制,以及流通世界的便捷信息渠道,可以成為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聯繫人和經貿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不僅配合國家政策,也是大勢所趨,並符合香港所具備的條件。根據「十四五」規劃,香港會發展成為國際金融、國際航運、國際商貿、亞太地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國際航空樞紐、國際創科、區域知識產權貿易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需要利用好本地優勢,融入大灣區;而在「一帶一路」平台上,香港亦應把握時機,大顯身手。

責任編輯:黃鶯 【經濟縱橫】「一帶一路」碩果豐 十年征程再啟航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