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青州红丝砚:朱雀琼花舞墨池

2014-04-02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青州红丝石雕(马涛收藏)

  红丝砚是以天然红丝石为原料制作的石砚。据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其发端于西晋,兴盛于唐宋,消退于清末民初。近十几年间红丝砚勃兴于山东的青州、临朐两地,并在全国砚界迅速崭露头角,重放异彩。在历史上,红丝砚石材的开采地,主要分布在青州市邵庄镇的黑山顶峰石洞和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壮山周边,因青州市、临朐县在历史上均隶属于古青州府,故而两地所产红丝砚亦被砚界泛称为青州红丝砚。

  青州历史悠久、名人荟萃。上古时即有先民在这里聚族而居,创造了瑰丽璀璨的东夷文化。在青州老城西南郊,三山联翠、障城如画。城内三贤祠内,氤氲着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垂范天下的德政文采;顺河楼上,至今尚盘桓着李清照、赵明诚伉俪蛰居青州时诗词唱和的回音。唐宋文人皆有收藏名砚的雅好。因柳公权、苏洵、欧阳修、苏轼、米芾等藏砚名家的情有独钟,青州红丝砚曾一度饮誉为天下诸砚之首。

  据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青州山石皆青,而在距市区西北二十余里处,独有一山石呈灰黄,酷似熟羊肝,当地人称之为羊肝石,因石覆青苔,远望色黑如墨,故名黑山。此山中有古洞,阔数丈,内出红丝石,可为砚。好砚应是“不雨而润,入手如玉,叩之铿然金声,贮水则经岁不缩,受墨则腻而相亲,含笔则护毫而秀。”红丝砚除了具有上述品质外,色彩斑斓、丝纹天然、华贵明婉,这也是其深得藏家喜爱的重要因素。清人胡渭《禹贡锥指》卷四称:“青州黑山红丝石,红黄相参,文如林木,或如月晕,如山峰,如云霞,如花卉”。其质地有黄地、橘黄地、红地、紫地、枣红地、青白地等,丝纹以红丝、黄丝者为多,亦有无丝而纯红、纯黄者,无丝而有粟米点、墨雨点者。而用坚密细腻且润美的红地黄丝石材制成的红丝砚,因其“坚而不顽,发墨而不损毫”,愈加成为砚中的珍品。高密市博物馆收藏有一方这样的清代红丝砚,长36厘米,宽39厘米,厚8.5厘米,砚身呈不规则形,周边雕饰龙纹及流云纹。该砚色泽艳而不浮,石质坚实滋润,叩之声如金石,所用红丝石真是难得的好石材。

  红丝砚自传世以来,颇得文人墨客们的推崇。而为红丝砚留下墨迹最多的当属宋人苏易简与唐询。苏易简,北宋初年中状元,以文章显达于世,著有《文房四谱》。在其中的《砚谱》中,他评介“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余皆中下。”唐询,这位笔迹遒媚,非精纸佳笔不妄书的宋代著名书法家,清简寡欲,疏于世务,唯喜藏名砚,并著有《砚录》。唐询主政青州时,曾厚资私派青州石工苏怀玉等人去黑山洞老坑开采红丝石,“既往六七日,得方四五寸者二”,以粗石磨治,文理尽露,华缛密致,皆极其妍,遂镌磨为砚。青州红学研究者冯蜂鸣根据多年的考证,认为曹雪芹名著《红楼梦》中那块色若丹霞的“通灵宝玉”,原本就是一块产自青州黑山的红丝石,这使得扑朔迷离的红学开始了亲近地域文化的草根本源研究。

  红丝砚华贵典雅的品性,确实引发了人们的许多浪漫遐想。《西清砚谱》记载称,乾隆帝好收藏天下名砚,他藏有鹦鹉砚、“风”字砚、四直砚三方红丝御砚,并附有题诗。其中的红丝鹦鹉砚倍受乾隆珍爱,此砚系老坑红丝石制作,高五寸,宽三寸三分,厚七分,紫中带黄,红丝缕缕,莹润如玉,雕刻的鹦鹉栩栩如生。乾隆曾诗云,“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制亦奇。疑是祢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一方小小红丝砚,寄寓着一代明主对人才怜惜与尊重的宏阔胸怀。就连治学严谨的历史学家邓之诚亦在《骨董琐记》中撰文称赞,浮想联翩:“按《博物志》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砚为第一,而宣和尤红丝之冠也。质莹甚,而朱纹隐起,如红羽,下如丹叶,故又名朱雀琼花。”

  这被盛誉为“朱雀琼花”的砚中极品,在1978年北京举办的“鲁砚展览会”上曾引起过轰动。红丝砚以品色形俱佳赢得了评委们的集体认可。当代书法家启功认为,红丝砚是鲁砚中的上乘者,称其为“石号红丝,唐人所贵,一池墨雨天花坠。”

  2000年第八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期间,红丝砚以温润瑰丽的品相再次跻身全国十大名砚行列。随着红丝砚在中国砚界的东山再起,红丝砚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在青州的河庄、五里镇、王坟镇和临朐的栗沟、石湾崖、宫家坡、三阳山、赤良峪等地都发现并开采到了大量红丝石,青州市区经营红丝石、砚的业户逐渐增多。2013年11月,在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名家名砚展”中,青州红丝砚再次斩获金奖。红丝砚的涅槃重生,已经成为青州民间文化勃兴的传奇。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