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充分發掘港人力資源

2014-04-25
来源:香港商报 靜思

  本港人口老化比預期快,加上勞動人口逐年下降,以及部分工種長期缺乏人手,對穩定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壓力。因而,如何提升本地勞動人口及輸入外勞以解燃眉之急,成為城中熱話。要解決這個問題,勞資雙方除要顧全大局,協商權宜之計外,政府也應制訂配套措施,吸引更多人重返職場,才是長遠之策。

  可適度輸入外地人才

  勞動人口下降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不能輕視。據統計顯示,本港勞動人口在未來數十年間將持續下滑,由現時的370萬按年跌至2038年的350萬;而老人撫養比率,亦由現時5.7個勞動人口撫養一個長者,跌至2041年的2個。雖然本港生育率近年有所回升,但相比其他發達地區仍是偏低,若生產力無法在短期內提升,要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并不容易。

  另方面,不少商界反映,隨着老一輩工人退休,加上最低工資法例推行,現在很多工種都無法招聘足夠人手,其中尤以建造業、零售、飲食、安老護理等基層工種最為明顯。對於相關老闆要求放寬輸入外勞,勞工團體及工會當然極力反對,憂慮拖低工資,影響工人「飯碗」。因而,勞資雙方爭議一直膠着,影響所及,工資及建造成本不斷上漲。

  筆者認為,按現在勞動人口失衡的情况,適度輸入外地人才(包括高端及低技術勞工),確有助保持本港競爭力,這從新加坡經驗可獲得印證,故此,勞資雙方應持開放態度,理性討論。但輸入外勞必須有前提,即先保障港人就業及合理薪酬。

  與此同時,政府須嚴謹把關,避免資方濫用輸入外勞機制,建議按每宗合約審批,或不作長期輸入等。對於輸入外勞應否設置上限,也值得探討。

  設法發掘新移民潜力

  此外,本港的內地新移民為數也不少,他們肯定有助紓緩人口老化,只是,近年社會一直誤解他們質素低下,是本港福利開支的長期負擔。但平心而論,若非有這批新移民從事基層及厭惡工種,香港不少中小企早已無法經營。因此,社會不宜采歧視態度,而應設法發掘他們的潜力,協助他們盡快融入社會。

  事實上,據調查顯示,不少新移民婦女反映,放弃工作除因為要照顧子女外,很多時是沒有技能配合新工作,只要有合適工種,并獲支援服務,她們很樂意重返職場(估計這樣的潜在勞工為數約4至5萬人)。

  就此困難,建議當局加強入職培訓及改善現行資助託兒服務,好讓她們安心投入工作。筆者深信,只要户主提供合理薪酬,不會長期找不到户員的。

  總括而論,發掘人力資源是本港的出路,規劃相關政策則要慎重考慮。

  首先,應充分利用本土勞動力,例如新移民、婦女、退休人士、少數族裔等,加強支援及培訓,達致「人盡其才」目的;若仍然供不應求,這時才引入外勞也不遲。長遠而言,當局須培訓更多專業技能人才,以配合本港知識型經濟發展的需要。

  靜思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