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配音:以前是艺术 现在更像是工种

2014-04-28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郑荣健

  你可能没见过他们的面孔,但你一定听过他们的声音。简·爱爆发式的对白、叶塞尼亚野性的挑逗、佐罗优雅的宣战,这些难忘的声音曾影响过几代中国观众。4月18日至19日,上海电影译制厂的一批老配音艺术家,带着他们的经典作品从幕后走到台前,亮相国家大剧院,用声音唤起观众的青春记忆,还原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上译厂的“岁月留声”。

  从无厂房、无设备、无经验、仅有十几个人的小团队,逐渐发展成为拥有一流录音设备的译制片制作品牌团队,数十个国家的1000多部故事片,经由上海电影译制厂人的心血奉献,走进了千家万户,配音艺术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蓬勃发展,除了大量的国外译制片需要翻译配音,国产影视作品也大量运用了后期配音。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影视事业更是爆发式发展,加上一些演员台词功底不足或同期录制的技术限制,配音更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尽管如此,在目前的影视制作格局中,普通大众对配音这种艺术样式,却恰恰了解不多。

  声情并茂的声音演绎,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创作,但大部分配音演员并不是广为人知的艺术家。他们有的是从播音、表演专业转行,有的则仅出于喜爱或有声音的优势,而为配音事业作出默默的贡献。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时,配音演员出现了一个很形象的称谓,叫做“棚虫”。1996年,《大众电影》杂志曾经有一篇报道,专门谈及“棚虫”的话题,提到每个“棚虫”往往有五六个频道的声音,有的更创下了在一部戏中为17个人物配音的纪录。这也部分折射了当时配音人才的匮乏和配音作为一门自成体系、独具魅力的艺术样式的困窘。

  实际上,直至目前,这样的困窘依然存在,配音领域“棚虫”式的业态甚至更加严重。央视主持人、配音“发烧友”崔永元曾谈起过这个话题:“以前的配音,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在的配音,更像是一个工种。”从业人员虽多,但专职从业者相对需求反而呈减少趋势,艺术高度自然也就更难提升。相比之下,如今“声优”在日本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包含着用声音来表演的意思。这比配音的“配”显然有着更独立的行业属性。

  当下,国内教育体系对相关专业的设置与配音需求也不匹配。据了解,目前国内除北京电影学院、浙江传媒大学、同济大学等几家院校开设了专门的配音专业,少量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开设了相关的兴趣课程外,专门的配音专业人才培养仍然滞后。

  这次配音艺术从幕后走到台前,可以说集结了中国“银幕好声音”的最强阵容:《简·爱》《叶塞尼亚》的配音者李梓,《化身博士》《孤星血泪》《红与黑》的配音者苏秀,《广岛之恋》《尼罗河上的惨案》《望乡》的配音者赵慎之,《魂断蓝桥》《生死恋》的配音者刘广宁,还有程晓桦、孙渝烽、戴学庐等等。在曾经的岁月,“配音”被这群专业又敬业的人共同创造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甚至仅从发声气息,就能判断出一位艺术家的独特音色和气质,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声音的魅力。但在影视事业乃至动漫、游戏行业对配音人才需求急速增长、产业分工更加细密的今天,仅有这些“岁月留声”显然不够。“银幕好声音”的延续,需要的是对配音这门独特艺术及其从业者的重新认识和充分重视。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