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7

初夏泡腳 消暑祛濕

2014-04-29
来源:香港商报

  立夏將至,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降臨。此時養生重於消暑祛濕。泡腳,正是解暑祛濕的良藥。

  「人的腳就像樹的根,樹死根先枯,人老先老腳。」中醫認為一年四季泡腳都適宜,而且功用不同,「春天泡腳,開陽固脫;夏天泡腳,暑理可祛;秋天泡腳,肺潤腸蠕;冬天泡腳,丹田暖和。」夏天泡腳,有助於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腳被稱為「第二心臟」,從經絡角度來說,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各臟腑相對應的反射區,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此,泡腳時通過經絡傳導,也能達到臟腑保健效果。夏天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季節,此時用溫水泡腳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

  夏季暑多夾濕,脾最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尤其是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泡腳,當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濕氣侵犯,因為濕氣過重所出現的食慾不振、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症狀就會得到緩解。

  中醫有「冬病夏治」的觀念,夏日堅持每天泡腳,也能對哮喘等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為了達到更好的保健效果,如果在泡腳水中添加相應的中藥煎汁,還能達到「治未病」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選擇中藥添加成分之前,最好結合自己具體情况請有臨床經驗的中醫生開具足浴的中藥處方。

  泡腳水溫有講究

  此外,夏天泡腳水溫不宜過高,以40℃-45℃為度,時間不宜過長,15-20分鐘左右即可,最好在晚上9點至10點的時間段泡腳,并避免用涼水泡。如果泡腳水中含有中藥成分,則最好選用木桶,因為某些中藥成分可能會與普通足浴盆中塑膠成分發生反應,影響中藥的效力。

  足浴良方:防感冒 緩疲乏 治疼痛

  不同的中藥煎汁足浴,有不同的適應症,如頭暈、失眠、感冒、濕疹足癬、風濕性關節痛、足跟痛等,這里推薦常見的足浴良方。

  生薑鹽水泡腳 清火解毒

  在熱水中加一小勺食鹽、生薑50-70克,泡腳半小時左右。食鹽可清火、涼血、解毒;生薑則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經常用生薑鹽水泡腳,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感冒,改善虛汗體質。

  醋泡腳 殺菌解乏

  直接在泡腳水中加入適量白醋,可以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等人體不適症狀;可殺菌抗菌,有助消除霉菌、腳癬、皮膚病。而將適量米酒倒入泡腳的熱水中,可刺激皮膚出汗以排出酸性物質,緩解疲乏。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和米醋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可以治失眠。

  艾葉泡腳 消炎祛火

  取新鮮或曬乾的艾葉一小把煮水后泡腳,祛虛火、寒火,可輔助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面部疾病。艾草加薑片泡腳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等。艾草加紅花泡腳,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艾草加花椒泡腳,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濕疹。

  藿香汁泡腳 祛除暑濕

  中藥藿香煎汁泡腳,祛除暑濕。取藿香放入水中用武火煎煮40分鐘,取汁放在盆中浸泡雙足,藥液以泡過足踝為度。在浸洗過程同時進行足部按摩。

  出汗部位預示健康

  熱水泡腳會有身體出汗情况,一般會出現背部或者頭部出汗,其實不同部位出汗或是身體健康狀况不同。通常泡腳泡到后背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就可以了,如果出汗過多或者出汗异常,則可能身體有健康問題。

  上身出汗氣虛

  泡腳時上身出汗,多是氣虛造成。人會感覺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可通過飲食進行調理。

  下身出汗腎寒

  泡腳時下身出汗,多是腎寒引起。腎寒屬於中醫陰陽失調的表現,建議多吃核桃、芝麻等食物,加強鍛煉,戒烟戒酒。如果是女性,多是由於體虛冷陰,可通過補氣血來調理,也可長期堅持泡腳,打通經絡和汗腺。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