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再写鲁迅

2014-05-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怡梦

  “从中学时代至今,鲁迅的文章我差不多读过四五十遍,尤其是这几年,我在想鲁迅的弱点在哪。”4月25日,作家蒋一谈在他的新短篇小说集《透明》的读者沙龙上谈起了鲁迅。《透明》中有两篇以鲁迅小说的篇名命名的作品《故乡》《在酒楼上》,蒋一谈早年也曾写下一个长得像鲁迅的知识分子如何“扮演鲁迅”的故事,命名为《鲁迅的胡子》。鲁迅在作家的若干篇目中,可谓一种缺席的在场。

  问及“鲁迅系列”的创作初衷,蒋一谈说:“我是把小说的鲁迅和杂文的鲁迅分别来读的。”他认为,从小说的角度来看,鲁迅的创作还有缺失,主要在于鲁迅在小说中表现的知识分子的困境,伤感的意味大于改变现状的努力。“当代知识分子比民国知识分子面临的挣扎更剧烈。像80后的年轻人,他们背负了太多父辈们的希望,他们对自身是否有希望?”他认为,知识分子内心的痛苦是抹不掉的,困境仍然存在,所以他在努力试图把鲁迅留给知识分子的题目重写下去。

  《故乡》《在酒楼上》都是鲁迅的经典篇目,这两篇小说让人们想起鲁迅,却又截然不同于鲁迅。“鲁迅的《故乡》写了知识分子回到故乡,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他对故乡有所不满;蒋一谈的《故乡》里写了各种意义上的故乡,主人公不知何为故乡,找不到自己的身份归属。”评论家刘伟在对比了蒋一谈创作的同名作品后认为,20世纪初的文学叙事中,知识分子为了寻找一个身份而焦虑,蒋一谈小说中则表达了中国崛起后,知识分子新的焦虑,这个族群还在寻求和世界上其他族群如何相处的方式,“那是一种不知道寻找一个什么身份的焦虑”。评论家认为,当代作家与鲁迅的精神对话,是这类小说的意义所在。

  “作家蒋一谈对鲁迅当年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有所改写,当年的虚无在今天变为另一种虚无,这是知识分子在中国现当代史中成长的图景。”评论家杨庆祥认为,中国历史中的现代进程十分仓促,没有展开的历史层层积压,造成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焦灼,现在可能是重新展开的时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没有完成的命题,应该由当代知识分子继续推进。

  在鲁迅给予的命题下,接续五四时期未能完成的文化使命,文学上的探索,或许可以成为当代知识分子认清自我、走出迷茫的途径之一。《呐喊》《彷徨》《伤逝》,蒋一谈表示,“鲁迅系列”的短篇小说创作还将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