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朝鲜艺术的当下与未来

2014-05-16
来源:北京商报

郑洙哲作品 《恋曲》 160cm×90cm 2011年

金永哲作品 《胜利在握》 115cm×78cm 2013年

杨春作品 《雨中平壤》 103cm×74cm 2012年

严胜权作品 《故乡湖畔》 118cm×78cm 2013年

  2005年以来,朝鲜当代绘画艺术开始进入国内藏家视线。其实,早在1997年前后,就陆续有人关注朝鲜艺术。当时,绘画作品已是朝鲜作为对外交流的小礼物。无非不同层级的人员,送出不同层级的作品而已。显然,即便当下,仍然是极少数人偶然发现这个艺术宝藏,局限在极小的圈子里。虽然不能就此说明国内藏家缺少亚洲美术史视野,但中国藏家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从未像欧美藏家那样,一开始就是国际视野,其实,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及中国藏家,应该把这一课补上。就像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为什么不在艺术品市场也有所作为呢?

  当下,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看,朝鲜是全球热点。外部世界对其政体和领导人的关注,甚至远远超过对其人民的人道关注,更谈不上对朝鲜文化的关切,仿佛其是一头政治怪物。事实上在世界各民族的百花园中,朝鲜恰恰是一个热爱艺术的民族,其固有的艺术天分和能量往往不被外界所知晓。朝鲜画有很深的、刻意的意识形态附着,这种附着与艺术表现争执的同时,也产生了被定义的绘画作品。所以,对朝鲜当下艺术的研究,人文层面的关切很重要。那种盲目的漠视无助于了解这个民族,了解其艺术创造力的价值。

  对于藏家也好、市场也好,艺术史框架下的分析是第一位。艺术家的生长、成长,不会以意识形态的某种意志前行,这一点,作为“过来人”的中国艺术家已经体验到。未来朝鲜美术的亚洲位置、世界位置,需要科学的不加偏见的判断。当下不难看出,朝鲜艺术正缓慢地但不可逆转地回归到世界艺术的大格局中。而且在收藏领域,总有些先行者,出于喜好、出于赌博、出于偶然,率先进入这个陌生的藏宝洞。现在就有那么一群人,亚洲的、欧洲的,他们各取所需,有意无意地促进着朝鲜当代美术走出国门。如果说市场角度需要一定的容量才能达到引爆点,那么,关于朝鲜艺术的市场风云迟早会来到。现在我们不妨可以把朝鲜艺术的收藏,当做一种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文关怀。朝鲜艺术现阶段也被简单的归类为红色艺术,红色艺术是中国艺术史的特有现象,朝鲜也一样,是其民族化的红色艺术。这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现象的一种,为丰富艺术创造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标本。也许藏家们并不关注所谓的朝鲜红旗能打多久的话题,但是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本身会有自己的发展轨迹。也许我们曾经的道路,就是未来朝鲜的道路。

  事实上建立在国际视野层面的预见力,是藏家对朝鲜艺术的关注前提。从未来的艺术策展角度看,朝韩艺术共同在一个公共平台上被展示时,其震撼可想而知。地域政治的因素分裂了一个民族,同时,也使这个民族的文化走向发生诸多变化。迟早会有一种融合或比照,让人们惊异于亚洲艺术的这个特殊现象。所以艺术品收藏的新晋人士或投资者,看当下还是看未来,是一道瞅着简单却异常复杂的习题。所以,从小项、小类、偏门入手,是个上策。通过一段时间的试水,自然会用经验说话。至少它在市场的最低点,预期可见。因此,以“过来人”的身份足以对当下及未来的朝鲜艺术有个相对准确的把握,只不过是赢大赢小的问题。

  包贵韬(作者系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