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清代外銷品颳起「中國風」

2014-05-26
来源:香港商报

  18世紀、19世紀,廣東生產并銷往海外的廣繡、廣彩、廣雕、外銷畫、外銷壁紙、外銷銀器、外銷漆器、外銷扇等工藝品,無不洋溢著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廣東本地的審美趣味,又散發著西洋的异國情調,中西融合、异趣同輝的清代外銷藝術品曾一度在西方掀起了「中國風」的社會時尚。

  外銷瓷器

  經由廣州口岸外銷的瓷器主要有兩大類:青花瓷和廣彩瓷。青花瓷主要出現於18世紀中葉以前,以景德鎮生產的為主。器物光潔細膩、釉色持久、素雅瑰麗,暢銷海外;廣彩瓷主要出現於18世紀中葉以后,以色彩豔麗、紋飾優美而聞名於世。

  為了適應長途海運,外銷瓷一般都是以不易破碎的厚胎瓷為主。由於外銷瓷得到歐洲人持久的青睞,銷路大,利潤高,刺激和推動了歐洲制瓷業的發展。

  牙雕

  廣州牙雕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年前的南越國時期,而輝煌時期是清代。瑞典第一位駐中國總領事龍思泰對清代廣州象牙雕刻有這樣的描述:「中國人用象牙制作的圓球和微縮船艇,是牙雕藝術的最好樣板。」當時,西方人士到訪廣州時,都會買上一件名貴的牙雕作為饋贈親朋好友的禮物。為了適應外銷需求,廣州牙雕的造型和圖案趨向實用和寫實,受西方風格影響。如牙雕名片盒,就是因中西貿易應運而生的物品。

  貿易畫

  從18世紀起,廣州的許多藝術家按照西方人士的喜好,將港口風景、城市市井生活、風土人情、輪船、花卉、動植物等各類題材,分別描繪在紙本、油布、玻璃、象牙、通草等各類材質上,讓來廣州貿易的西方人帶回本國,饋贈親朋好友。這類畫被現代學者稱為「外銷畫」或「貿易畫」。

  這些貿易畫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融合了中西藝術風味,吸收了西方寫實畫風和透視法,注重畫面的明暗陰影。

  折扇

  清代是中國折扇大發展的時期,折扇不僅是用以生風的工具,也是一種藝術品,對某些人來說,是具有顯示財富和交流情緒意義的。

  當時扇子還從中國流傳到世界其他的地區,特別是歐洲。

  在當年廣州商賈雲集的十三行,涉及漆器、銀器、瓷器、紡織、繪畫、雕刻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行業的工匠都不同程度地加入到制扇業的行列,因此,廣州外銷扇是一種集合多種精細工藝於一體的精美工藝品。象牙鏤雕、玳瑁描銀、檀香透雕、黑漆描金、烏木骨絹、銀累絲鍍、骨柄鶴羽……幾乎所有的用來制作手工藝品的質材都能用來制作扇子。盈尺之間,不僅凝聚了匠師們的聰明才智,更承載著深厚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漆器

  18世紀,中國外銷到歐洲的家具以漆木家具為主,它們多采用黑漆描金的裝飾手法,式樣大到廚櫃、桌椅、屏風,小到扇子、針線盒、工具箱等無所不包。多數家具的木胎事先由訂購地做好,再不遠萬里船運至廣州,廣州漆匠髹漆彩繪后再返運回訂購地。這些漆木家具裝飾華麗,富貴高雅,深受歐洲市場歡迎,并對歐洲的裝飾藝術產生深遠影響。

  銀器

  外銷銀器的生產制作在清代的廣州盛極一時,外銷銀器的店舖主要集中在十三行商館區的同文街、靖遠街及河南花地一帶。由於廣州工匠生產的銀器工藝精湛、效率非凡、價格低廉,深得有使用和收藏銀器作為傳統的西方人的喜好,他們往往通過行商或自行向銀器鋪訂購銀器。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