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广州“古董抵押贷款”乱象调查

2014-06-16
来源:新华网

   原题:金融创新还是中介欺诈?——广州“古董抵押贷款”乱象调查

  新华网广州6月16日电(记者王攀、黄玫)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是近一两年来开始兴起的一项文化性产品金融创新服务。有投资者近期向新华社记者举报,广州有机构打着“古董抵押贷款”的旗号,实则骗取高额评估费用。

  在随后的调查中,多家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银行向记者证实,并未和此类机构签署所谓的“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抵押贷款更是无从谈起;广州文物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艺术品投资、流转行业都还处于探索阶段,监管存在空白和漏洞。

  “收费前是真古董,收费后变大赝品”

  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空白领域,由于此类物品的价值波动较大、变现能力较差,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接受作为抵押物。

  2013年以来,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估价的方式进行金融创新,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市场和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深圳市民张铮就是其中一员。今年年初,在看到一份“广州信昶银行业艺术品信贷基金”的宣传推介信息后,这位收藏爱好者动了心。“收藏品流通转让渠道有限,信贷抵押更是困难,所以新基金的出现让我很激动。”

  记者从这家基金的官方网站上看到,管理该基金的“广州信昶银行业艺术品审核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底,主要从事艺术品遗产管理、艺术品理财、艺术品保险评估以及艺术品信贷物审核等业务,而被张铮视为“最有价值”的信贷业务,则表述为“通过艺术品审核中心审核的物品,通过艺术品信贷物审核的物品可以在中心合作的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贷款利率根据银行基本利率走动”。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张铮提交“审核”的经历无异于一场过山车游戏:最初阶段,他拿出的一尊藏传鎏金佛像被该机构业务人员评估为“价值350万元到450万元”,随即强烈建议他按此价值缴费进行正式评估;在随后该机构举行的一次专家鉴宝活动中,一位“故宫博物院专家”也给出了“真品”的认定。这让张铮的底气更足了。

  按照信昶的要求,他先后缴纳了保管费、信息管理费、保险费、检测耗材费、加急费等总计近4000元费用,便安心等待结果。然而,最后等来的却是一纸“现代仿品”的审核报告,别说抵押贷款,连物品真假都成了问题。

  被弄蒙的张铮要求对审核报告进行复核,信昶方面的回复则是:要么去香港中文大学,要么去牛津大学,国内其他机构的评审一概不认。既有收费不退。

  “鉴定报告里牵涉仪器的只有一项X光谱分析,结果是‘铜元素过高’,其余全部是专家肉眼认定的,比如无明显包浆、器件造型拼凑等。我就纳闷,都是主要靠人看,为什么缴费之前众口一词是真品,缴费完了就成赝品了呢?”张铮说,其他收藏者也有类似遭遇。

  银行表态:查无此事

  信昶银行业艺术品审核中心一位梁姓负责人回应记者采访时说,之所以会出现同一件物品收费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因为该机构“业务部门”和“审核专家”互相独立运作,业务人员招揽回来的藏品很多都是不值一提的仿品、赝品,通不过专家认定“是很正常的”。

  至于该机构是否给其业务人员设立了基本“门槛”、防止他们有意诱使收藏者缴费评估获取提成,他的答复则是“这是我们内部的事”。而为何同一件展品信昶的专家前后说法不一,答复则是“我也不是专家,你问他们去。”

  “你要不服气,你就去香港、去英国再做评估。文物出境问题你不用担心,你拿来我们给你搞定,我们上面有人。”他说。

  张铮说,国家对文物出境有着严格规定,不知道信昶的底气从何而来。

  究竟是不是真如信昶方面表示的那样,真品就可以完成抵押贷款呢?记者在信昶的主页上看到,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在内的国有大型商业和民生、兴业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被列为“合作机构”,宣称可以从这些银行手中贷到款项,总额可以达到100亿元。记者向其中一家国有大行和一家股份银行分别作了求证,得到的答复都是“查无此事”。

  “我们从没和这家机构有此类协议,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我们也从没开展过,我们已经注意到这种虚假宣传行为,已经由法务部门出面要求他们立刻停止这种恶意行动并且承担法律责任。”这家国有大行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对此,信昶方面改口称,它们发放的贷款均由基金自身提供,不需要从银行获取。

  市场创新应鼓励 跨部门监管补漏洞

  广州市文化主管部门有关人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本身受到鼓励,但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艺术品流通市场的确存在很多不良现象,如何加强监管是一个紧迫课题。

  “以往一些拍卖机构故意虚构价值甚至欺骗收藏者,让他们缴纳高额手续费、中介费参与拍卖,最后流拍,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市场的警惕,一些机构可能会构想出其他渠道诱骗收藏者。”他说。

  张铮说,“现在全国收藏市场很火热,参与者很多都是普通百姓,如果没有外在约束和监管,欺诈行为泛滥,会有很多人受骗上当,会给这个行业乃至全社会带来不好影响。”

  针对藏家疑虑,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各类创新金融工具的引入,古董、艺术品市场流通已变成跨部门监管领域,“文物、文化部门可以管辖到是否出境等非法倒买倒卖行为,但是在拍卖、估价、保险等方面的运作,涉及工商、银监等多个部门,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现象就应及时查处,避免造成更多恶果。”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