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書店才是他們最直觀地感受到香港書業變遷的場所。7月16日隨第25屆香港書展一起揭幕的「書香人情香港書業世紀回眸」專題展覽,便是以1914年在中環設立的首間商務書店為「重頭戲」。
葉佩珠告訴本報記者:「在1914年中環的商務書店開業之前,那一帶已經有華文閣和其他幾家書店在售賣來自內地的書籍了。總體上來看,香港書店的分布是與社會發展高度同步的,1980年代之前,基本是沿著兩條路開設的,一是電車路(電車經過的主干道),一是彌敦道。尤其是荷李活道、皇后大道中、上環東街至中環嘉咸街一段馬路,1930年代時曾達到三四十家的規模,后來才慢慢向九龍、旺角、油麻地擴張。1985年之后,又進一步向沙田、屯門等郊區擴張。」
從1914年到2014年,香港書店的經營內容也越來越多元,早期除了賣書之外,也會兼營一些文具用品及小禮品。1980年代中期開始,大規模書城的出現則使業態更加豐富:1984年,商務印書館的銅鑼灣書店開業,整整四層樓,賣書、影音產品和文具、郵票、泰山石工藝品等;該書店還時常舉辦各種跨區域的展覽、研討會,成為兩岸三地很有名氣和人氣的文化交流平台。來自新加坡的大眾書局也在1995年參考當時新加坡常見的美食廣場模式,在紅磡黃埔花園開設占地4.4萬平方尺的大眾文化城,內設10個美食攤位。遺憾的是,這間書店僅維持三年便關張,后來業界人士總結致其慘敗的兩個原因,一是經營理念超前,二是選址不對。潘志偉告訴記者:「雖然大眾文化城遭遇滑鐵盧,卻讓大眾汲取了在香港經營書店的經驗。2000年起,大眾的零售網絡逐步從屋村商場退下來,轉而進駐大型購物商場,如2007年在九龍灣的MegaBox開設了香港最大型的單一樓層超級書店,并設有具隔音設備的視聽演講廳,讀者可以在那里參加文化活動;后來又在沙田的時尚家居主題商場開設家具設計書籍專區……這些嘗試打破了傳統書店的框框,也代表著書店未來的發展趨勢,那就是書店除了賣書,更要很注重營銷一種網絡書店無法供應的消費體驗和互動性。」
不過,對香港書店而言,最大的敵人并不來自網絡,而是節節升高的租金--家大業大的大眾書局主席周曾鍔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坦承,在香港經營書店的利潤極低,近年更是要靠出版業務幫補。鋪租對二樓書店生存空間的擠壓更甚,令業界風聲鶴唳。香港著名作家馬家輝曾撰文為小書店指明出路,他寫道:「如果我是二樓書店的經營者,如果我決定苦撐下去,不肯關門拉閘,那麼,我必會認真考慮把鋪頭轉型為二手書店。當有人把書店愈開愈大,等於同時替新書和二手書開拓了流通市場,新書舊書的供求市場其實息息相關,只是大家不察。台北和東京皆曾有過類似經驗:大型連鎖書店興起,以入書快、書種多、折扣高、環境佳的優勢掠奪市場,三五年內,小型書店陸續執笠……可是,再過一兩年,忽然重新興起了一問又一間的二手書店,重新把消費者吸引進門,甚至由獨立經營迅速擴張為系列連鎖,演繹了大型書店以外的另一道人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