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鐸」,也叫做「手鐸」、「手鈴」、「寶鐸」、「風鐸」、「檐鐸」。「鈴鐸」的起源,一般都認為是開始行於印度。大般若經第一曾說:「天花垂蓋,寶鐸珠幡,綺飾紛綸,甚可愛樂。」又有理趣經說:「鈴鐸繒幡,微風搖擊。」又寶篋印陀羅尼經說:「其塔乃七寶所成;上下階級,露盤傘蓋,鈴鐸輪樘,純七寶所為。」另外還有千手觀音及三十臂彌勒之聖像,各有一手執持「寶鐸」。由於以上這些佐證,便可以確定「鈴鐸」最初是出現於印度的了。
「手鐸」有柄有舌,振之即鳴。它的「柄把」是獨鈷(一股)乃至五鈷(五股)之形,略如「杵」狀,所以也叫做「鈴杵」。它乃是真言宗(密宗)、天台宗的唄器。
「手鐸」的用場,除了在「密法」中時常和「金剛杵」并用之外,最常見的場合,則是在「瑜珈燄口施食」壇場使用它。在「顯教」來說,則是在「引魂、禮懺」,主壇者指揮赞誦,莊嚴韻調時用之。契經中說:供「鈴鐸」於塔廟,世世得好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