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区域联动产业转移 两广势成开放新高地

2014-07-30
来源:

   区域联动 产业转移


  两广势成开放新高地
 
  作为珠江干流的西江起源於云贵,横跨两广,汇於港澳,珠江-西江成为华南水运大动脉。在中国区域发展版图中,两江经济带区域在资源、市场、区位优势等各方面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打造成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为区域协调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这无疑为华南乃至西南中南合作创造新机遇,打造南部地区新经济增长极指日可待。香港商报记者 林丽青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珠江-西江流域自古便是有名的「黄金水道」,在中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处於非常关键的战略位置。其东接珠三角、港澳,西靠西南腹地,北接中南地区,南临北部湾地区,直面东盟,是连接珠三角和西南中南腹地的桥梁和枢纽,也是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提升为国家战略,连同先前规划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未来的中国经济地理版图和城镇化格局将由「两横三纵」变为「三横三纵」。「三横」以三大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起点,向西沿三大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向中国内陆地区纵深推进,西部向外与中亚经济区、东盟经济区对接,实现中国经济由单极的「海岸经济」向「海岸经济」与「陆桥经济」双极并举转变。
 
  今年以来,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发展,均体现了内地在区域发展方面的新方向。三大经济带的提出,更加注重跨行政区域的、大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中国经济正致力於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珠江-西江经济带涉及珠三角先进的制造业基地与西部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合作发展,东部产业转移、自身转型升级应该放在更高的定位上进行谋划。有专家指出,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建设纳入国家行动的大笼子,是国家对未来经济蓝图布局的一次战略性微调,其意义非同凡响。
 
  资源要素互通加快
 
  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发展空间也愈发有限。劳动密集型和加工组装产能只有向中西部转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东部才能释放出一些空间,发展新兴产业。
 
  珠江西江经济带连接中东西部地区,西江流经的珠三角及港澳,以及粤西及广西等多个城市,区域经济存在较大落差。广东社科院丁力教授指出,「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的出台,目的於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以广东发达地区带动广西云贵等不发达地区。」而两江流域内的城市资源互补性强,为合作提供了基础。近年来,广东推行腾笼换鸟及产业转型升级,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珠三角地区。而随着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以及人力物力等资源要素流通速度加快,拥有丰富资源的广西、贵州等省区也具备了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将构建由港、澳、珠三角和广西等欠发达地区相互支撑、产业互动的格局,并将东西部产业优化升级与有序转移紧密结合,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内城镇的集聚与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也认为,两广存在现实发展阶段和水平差异,又在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在交通设施、产业布局、贸易服务、生态建设等方面一体化共同发展大有文章可做。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每年有450多万人次在广东务工;2001年以来,广东企业和客商在广西共投资项目12848个,总投资累计1万亿元,到位资金累计7800亿元,目前广东已成为在广西投资最多的省份。广西与珠三角等东部地区的互动融合、开放发展势不可挡。
 
  在《规划》的批覆中,国家提出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要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的要求。这也凸显出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对於提升内部需求水平、减少国外需求的波动风险、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来说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认为,在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外生带动作用不大的情况下,加大内河水域经济发展,既能拉动内需,也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袁持平认为,两广在区域联动方面、产业转移和引进等方面大有空间可为,广州将作为龙头发挥带动作用。
 
  粤桂合作打造升级版
 
  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中,粤桂合作试验区是个典型例子。从2004年开始的泛珠区域合作里,粤桂已经在经贸合作、产业转移、供水、西电东送工程、处理突发河流污染等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协助性。为实现跨省合作「破题」,2012年11月,广东广西共同签署《关於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的指导意见》。毗邻的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以两市交界为中轴,沿西江两岸各划出50平方公里土地,共同建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记者了解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产业规划正按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标准,将试验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转移承接与提升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着力构建生态型、高端化和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粤桂合作试验区已吸引了40多家企业进驻。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日前在广东推进合作项目落实情况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重点打造好北部湾沿海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南广、贵广高铁沿线经济带,推动两广经济一体化发展」。
 
  胡春华称,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重点加强对珠江、西江、九洲江流域以及海洋、森林等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
 
  目前,粤桂两省在共建共治跨省流域环境治理工作项目上合作进展顺畅。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统筹下,区域内地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望探索建立联合推进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上下游生态补偿等机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新模式,为全国其它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国际竞争合作新高地
 
  《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是内地首个直接联系东西部地区的跨省区、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规划。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认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不仅在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层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紧密对接东盟等重点领域合作,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打造国际竞争合作的新高地。
 
  作为珠三角的发展腹地,广西拥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枢纽、中国进军东盟的「桥头堡」的地理优势;广东与东盟贸易往来紧密,开放程度更高。利用两广各自优势,构筑西南中南腹地开放大通道,携手西南中南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对於提升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水平,完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具有重要意义。广东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粤西地区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积极参与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开展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和投资规模。
 
  业界人士表示,两广应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为战略平台,有效整合内外资源,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发挥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聚,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机遇,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北部湾经济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次区域合作开发。
 
  区域合作需警惕行政壁垒
 
  一个国家战略的能否真正发挥预期的目标作用,还需要看其能否落实到位。接受本报专访的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是市场主义的拥护者。丁力指出,目前的内地市场发展中,如何化解由行政壁垒所引致的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流动以及商品流动受阻的市场分割问题,极为重要。「只有将地方政府利益冲突控制在最低水平,让公权力不再谋求部门利益,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让更多资源要素充分流动。」丁力表示,目前的粤桂在治理污染等方面的合作,源於市场的推动。
 
  在丁力看来,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最主要的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其前提就是经济增长均衡化。「区域不同,经济有落差是必然的,追求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就是边际产出应该相等,同样的投资在不同的地方应该产出同样的回报,这就是经济增长均衡化。」丁力更为关注的是,在两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提出后,国家会给予该经济带哪些资源和政策。
 
  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建设,不仅是发展问题,也是更大范围内进行的一场变革,包括区域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流域人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如何创新区域协调发展和合作发展机制,让规划出来的经济带真正具有活力并为全国提供示范,需要两地积极探索。袁持平认为,尽管两地在产业转移上存在利益上的不同,相信未来两省的相互合作协调机制会更完善。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