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宋建华:资助台湾清寒学子大陆行

2014-08-08
来源:今日中国

   偌大的会场,上千名台湾青年身着橘黄色T恤,从这些橘黄色“海洋”中找到宋建华并非易事。1956年出生的他,是这些孩子中的“长辈”,然而,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宋哥哥。这次,作为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一个特殊群体的领队,他带着32位第一次离开台岛的清寒学子来到北京。

  报母恩慷慨解囊

  初见宋建华,若不是有人介绍,很可能会把他当作随队老师。只要走出户外,就会发现,“比孩子还会玩”的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孩子王。这次,随“大部队”来到大陆,宋建华实现了自己很久以来的一个梦想——资助台湾清寒学子来大陆参访。然而,这一切,却肇始于一个贫寒的童年。

 

  宋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

  与32位来自台湾的清寒学生如出一辙,宋建华的童年是憋屈的。从国小起,每天凌晨4点,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梦乡的时候,小建华就开始了长达5年的送报生涯。

  9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拉扯6个弟妹长大。12年读书生涯中,同学每每外出畅游,总是留下宋建华和另外一两个贫寒孩子在教室打扫卫生,这让他的心态从小就有“落差。”

  深深的离群感使宋建华立下志愿,寒门学子虽然没有丝毫挥霍的资本,但是,那些让人向往的“遥远的地方”,不应该拒绝他们的足迹。

  2011年,操劳了一生的母亲高慈仙离世,一个愿望在宋建华心中脱颖而出。

  “家母带6个孩子非常不易,她走后,我就非常想帮她完成一个心愿:资助清寒学子参访旅游。”

  为了感念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之恩”,宋建华拿出自己7年来当导游辛苦存下的积蓄,成立了“高慈仙女士奖助学金”,用以资助家境清寒的台湾学子来大陆参加一年一度的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

  作为“台胞之家”,全国台联是大陆同胞联系台胞乡亲的一座“桥梁”。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日渐频繁和密集,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对大陆日渐熟悉和了解。

 

  全国台联2014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北京开营仪式

  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台湾青年未曾来过大陆,隔阂感、陌生感在所难免。对此,全国台联副会长陈杰坦言,“没有关系,即便是亲戚,如果长期不走动,也会变得陌生。”

  迄今为止,由全国台联主办的台湾青年千人夏令营已经举办了10年,10年来,近2万名台湾青年走进大陆,亲身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体验大陆的发展和变化。

  虽然每次夏令营都由全国台联负责接待,但是,对于台湾的清寒学子来说,“来回机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求学阶段,这些清寒生以贷款的方式上学,就业后即要还款,所欠款项要在职场打拼10年才能还清。”宋建华告诉记者,“30岁之前,他们大概没有能力出来。”

  有过常年不能“外出”的童年,宋建华特别能理解清寒学子渴望一窥外面世界的心情。尤其是对于自己心目中的“祖国”,作为1949年后的第二代,宋建华有着多年的“不了情”。

  “父亲是作为官兵来到台湾的,我一直有大陆的‘血统’,以外省的第二代来讲,自己发自内心非常渴望两岸尽快统一。”

  因为工作的关系,宋建华每年都要来两次北京。作为导游,他的主要任务是接待来自大陆的参访团,因此与全国台联常年交往。打探到千人夏令营的详情后,宋建华心头一热,他的计划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2013年秋天,一封寄给台湾主要大学,特别是中南部大学的信函由宋建华草拟成书,此信表达了他意欲资助清寒学子来大陆参访的迫切心情,而目的则是“纪念先慈伟大的母爱,略表人子孝思于万一”,宋建华希望校方予以配合,“鼎力玉成”台湾清寒学子大陆行。

  资助的具体办法是,校方帮助招揽家境清寒、从未来过大陆的学生,每校两个名额,宋建华资助他们往返北京的机票、在大陆的500元零用钱和提前一天到达桃园机场的住宿费。并由他亲自带队,成立专团,汇入“千人夏令营”,共赴北京。

  在回答“为什么重点资助中南部”时,宋建华告诉记者,因为台湾中南部生活水平低,部分人对祖国认同较弱,因此成了他特别想强化资助的地区。

  很快,来自南投、花莲、澎湖等地的32位清寒学子被选拔出来。这些学生从未搭过飞机,离开台湾更是前所未有。

  “每个家庭都是低收入户,在台湾,这意味着完全没有生活的能力。”说起这些学子的清寒家境,宋建华几度飙泪。

  “一直感动到现在”

  “亲爱的宋哥哥,感谢你的爱与善,明天我将要体验第一次搭飞机旅行,明天我将要体验第一次离开台湾,明天我将要体验第一次特别的旅程,非常感谢宋哥哥,我们明天见。”这是台北教育大学研究生曹恬珺写给宋建华的短信。

  与宋哥哥一样,恬恬(曹恬珺昵称)有着窘迫的家境。

  爸爸患有忧郁症,姐姐则是脑性麻痹,春节前,爸爸中风住院,妈妈在家照顾姐姐,整个家庭缺乏经济来源,来大陆显然是天方夜谭。


 

  初来大陆的清寒学生集体合影

  过去,恬恬一直羡慕能够搭飞机旅行的人,苦于家境清寒,她只能跑到机场后方去看飞机升落,每次都超常兴奋。“别人觉得很奇怪,他们不了解我们想要出来的心情。他们没有像宋哥哥那样知道我们有这个渴望。”

  得到宋建华的捐助,是恬恬人生中的一个“拐点”。

  从坐上飞机的一刹那开始,恬恬说,她“一直感动到现在”。她说,这几天,自己时时抱着一颗期待的心,“等下我会看到什么,等下要知道北京的什么,等下会品尝到哪些特色小吃……总之,一切都很新鲜。”在她眼里,“大陆跟台湾没有语言上的障碍,可以直接沟通,我们真是一家人。”

  宋建华用“欢呼雀跃”来形容这些清寒学子到达北京时的心情,“北京有2000多万人口,跟台湾的总人口差不多,而景点就有1000多个,这是很吸引他们的地方。”

  去颐和园和长城,是恬恬最期待的行程。

  “同学说,如果你没有来过长城,就不要说到过北京。我真的要说,我来过,我看过。”她伸出两个俏俏的手指,一付顽皮的笑容。“到北京后,我们每个人心情就好像一个空杯一样,一直装,一直装。”

  来之前,有同学告诉她,大陆的卫生间有时会没有门,这让她着实担心了一把。还有人说大陆口味重,吃盐多。来后,恬恬释然了,“原来大陆跟想象中的差别那么大。我本身也很口重,所以我还蛮适合当大陆人的哦。”说到这里,她自己都忍不住笑起来。

  患病在家的姐姐希望恬恬多拍些照片回去,一直很节省的她,“拿宋哥哥给的零用钱买了明信片和邮票。”

  她跟姐姐讲故宫的历史,还把在这边看到的一五一十统统写到明信片上。

  “在《还珠格格》和《甄嬛传》中看到过故宫,到了后才发现,有些地方好像一天都走不完。”

  同学起哄说,你的明信片写得太满了吧,都像一封信了。恬恬笑说“没办法,太多的话想要跟家人分享。”最后,“写得实在太多了,竟然连邮票都不够贴。”

  究竟写些什么呢?追问下,恬恬眼圈红了起来,她低声自语,“讲这些,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哭。”

  恬恬说,“我跟妈妈和姐姐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大陆,因为宋哥哥的关系,才可以成行。过去书本上的东西,现在我亲眼见到啦。”

  她告诉她们,“我在这边适应得很好。饮食很‘搭’,觉也睡得香。”恬恬说,自己“在家都是睡客厅沙发上,来这边住饭店,哇塞,真是超级舒服。我一人睡这么大张床,可以滚来滚去。”

  听到这里,坐在一边的“宋哥哥”别过身去,偷偷拭泪。

  “其实,妈妈比我还期待。知道我要来,妈妈一直说那边有这有那,比我还兴奋。”恬恬说,“这次是跟着大家一起走,希望以后有了能力,可以带着妈妈和姐姐一起来。”

  老师一直鼓励他们毕业后先到别的地方去做观摩学习,在恬恬看来,“大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恬恬喜欢北京,她的专业是幼教,“小朋友”是她的重点“关注对象”,世界杯期间,看到一个小朋友的发型整成足球的样子,她主动跑过去“点赞”:“你的头好帅!”

  恬恬发现,大陆的小孩比较受宠,她希望日后能让他们知道,在宠爱的环境下,自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说到这里,她有些动情,“这也是我们这组伙伴都有的特质。我们都是感恩的人,所以会珍惜当下。希望自己未来有能力的时候,也可以像宋哥哥一样付出。真不敢相信我已经来这边这么多天了,时间过得好快,好希望我再回去搭飞机!”

  “比期待值要高”

  来自嘉义大学的江亦翔是恬恬的同伴,小学5年级的时候,爸爸车祸过世,妹妹则有身心障碍,学费和生活费都要他一人打工来赚。

  江亦翔很感激宋哥哥让他有机会“初步认识”大陆。用饭店的WIFI给家人报了平安,江亦翔便投入到他的大陆行之中,虽然才短短两天,他得出的结论是,“比期待值要高。”

  “过去觉得大陆是课本上那种古装啊,清朝啊什么的,来后才发现,什么东西都好高好大,连博物馆都那么高大上。”

 

  左起江亦翔、宋建华、恬恬、小慈开心准备出发

  团队中有两个大陆学生跟队交流,这让江亦翔有了了解大陆学生的机会。

  “大家看的综艺,知道的明星都很相似,相处两天就开始吵吵闹闹,呵呵,老朋友的感觉。”

  江亦翔是那种不怕生的人,从第一次见到宋哥哥,听宋哥哥讲自己的故事,他就笃定了自己的信念:成功这种东西不是一时间能够得到的,但是当你成功那一刻,你就有能力帮助他人。

  他希望日后来北京发展,融合中国风做设计。他笑言,“不是全世界都在讲中国风吗?”在他看来,“台湾的设计已经很饱和了,大陆有很多地方,比如颐和园的袋子啊,纪念品啊,这类设计以后做好了,会很漂亮。这边市场更大!”

  说起此次大陆行,宋建华透露,“今年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资助要一年一年办下去,预计办10年。“我期待他们变成一个希望的种子,能够播满整个台湾。”

  除了捐助清寒生来大陆,宋建华的另一个愿望是,帮助山东和北京的优秀清寒学子来台湾参访,他一手安排行程和招待。“希望他们来跟台湾学生交流,看看台湾的风光。”

  宋建华的朋友、上海台商郑秀莲看到他资助清寒学生的报道后,打电话找到“老宋”,责怪他为什么不跟自己讲一声,并表示“下次一定留一份”给她做。

  宋建华把这次“处女行”当作了解清寒孩子的开始,回去后,他和他的学生们“要聚在一起好好分享大陆行”。路上,孩子们已经向他承诺,每人会写一份随行感想寄给宋哥哥。

  “如果两岸的学生能这样频繁地交往”,宋建华说,“假设每年60个学生,10年就是600个学生。这600个学生会像种子一样发芽。”

  “我看到了未来!”在一群“橘黄色”的海洋中,同样身着橘黄色T恤的“宋哥哥”满脸笑意地说。记者 张 洪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